正文

邂 逅_1901年11

憶馬勒 作者:馬勒


我們的第一次談話是關于耶穌基督。盡管我是一個天主教徒,可后來由于叔本華和尼采的影響而思想十分自由。馬勒狂暴地反對這種信仰,這真是一種令人矚目的荒謬事情,面對一個女基督徒,一個猶太人竟然激烈地為基督而發(fā)起脾氣來了。

多年以后我第二次經(jīng)歷了同樣的事情,馬勒的陀斯妥耶夫斯基情結使他經(jīng)常又經(jīng)常地說:“如果地球上還有一個生靈在受難,那人們怎能幸福呢! ”我總是一再地,多半是在自我主義者,也時常在利己主義者那里聽到這句名言。那個名言—— “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經(jīng)常被提及,但在當前的情況下它無能為力,不起作用。

馬勒不能永遠實現(xiàn)這種思想,但是他肯定要永遠去做。

這段時間我在一次社交場合認識了音樂作家路德維希·卡爾巴特。他和阿達伯特·封·戈特施米特(一個有些懶惰卻十分有才能的人)與我同桌。我們談起了馬勒,戈特施米特說道:“啊,這個人一張奶白臉,他不是個男子漢,是一個煩躁不安的人!他的音樂不是音樂!”

不久我就知道,戈特施米特為什么對馬勒有這么大的怒火。戈特施米特提交了他的歌劇《蓋亞》,可是被拒絕了。但卡爾巴特變得嚴肅起來,他為馬勒辯護,主要是為作曲家馬勒。他最后說:“我知道得很清楚,因為我在維也納使他出了名。”

兩個人都知道,我不僅認識馬勒而且已秘密地與他訂婚了。翌日我向馬勒談起了這個晚上我和兩個同桌人的事情。他要知道全部的談話以及其他等等,我平靜地談起了卡爾巴特說的那番話。我當時除了知道他是著名的作曲家卡爾·戈特馬克的外甥之外,其他幾乎一無所知。馬勒明顯地感到惱火,我覺得我說得太多了。

翌日卡爾巴特到歌劇院。馬勒坐在他的辦公桌旁,仰靠在那里,從“ 高處朝下”俯視。他們交談了幾句,不怎么順當,最終卡爾巴特要告辭了。馬勒站了起來,走近他身邊,說道:“我還得向您表達謝意呢,是您在維也納使我出名的!”

卡爾巴特不知所措:“這是申德勒小姐告訴您的?”

馬勒回答說他不認識我。但就在幾天之后,報紙上就登載了我們訂婚的消息。在這類事情上馬勒沒有幽默感。有了這次和另一些經(jīng)驗之后,我學會了沉默。他是一個十分敏感的人。

路德維希·卡爾巴特是一個廣有影響的報界人士。他說的并不完全是不真實的,事實上他確實動用了他所有的力量使馬勒在維也納得到聘用。也許正是因此馬勒的火氣才那么大,因為這有些確實是真的??柊吞卦谶@次事件之后多年來就成了馬勒的一個討厭的敵人。

在我們秘密結合的初期,馬勒有一次為我一個人指揮了《魔笛》。他把他的“專座”讓給了我。他的妹妹不知道該作何想,因為一直給她提供的座位票這一天突然沒有了。馬勒沉默不語,她也不敢去問。在《魔笛》的每一幕之后他都長時間站在指揮臺上,與第一小提琴

M.無拘無束地交談,這樣我們就能長時間相望。我曾在一封信里向他談到了他這樣的做法給我留下的印象。

莫扎特歌劇的演出,不僅僅是在維也納,在馬勒時代之前都是老式的和漫不經(jīng)心的。但馬勒有自己的做法,他把《費加羅》的歌詞根據(jù)博馬舍的喜劇加以改動,缺少的宣敘調用莫扎特的動機譜上曲子。他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使作品更為生動。對整個世界來說,他是莫扎特復興的喚起者。

年輕的一代成長起來,有他們自己理解的莫扎特。我對莫扎特感到陌生,我當時也太年輕了,無法去愛這個天才。開始時馬勒教那些歌手去掌握他們不熟諳的莫扎特風格。后來羅勒成了他舞臺上的助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