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2)

世界是自己的,活出你喜歡的樣子 作者:沈萬九


(3)

熟悉村上春樹的朋友都知道,這位來自島國的著名作家非常喜歡鍛煉身體,尤其是跑馬拉松,他曾這樣寫道:

從小學到大學,除去少數(shù)例外,我對學校強制學習的東西基本上毫無興趣。我是在離開正規(guī)的教育系統(tǒng),也就是走入社會后,才開始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我發(fā)覺如果配合自己的節(jié)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就能高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術,比如說翻譯技巧,我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自掏腰包一點點學會的。

對此,我個人也有著強烈的感觸。

其實從大學開始,我就非常喜歡彈吉他,去過教學班,請教過前輩,吉他也買過幾把,甚至還想過找個吉他興趣班的老師當女友??蛇z憾的是,直到畢業(yè)多年我都沒學會幾首曲子。

因為前輩們總是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要想學好吉他,就必須掌握好基本的音階知識,并要從最基礎的和弦開始練起。

對此,我可沒那么多耐心。特別是和弦,反復地練,手指都練出厚繭了,還沒學會幾首曲子,完全沒有成就感。

不過最近幾年,我的吉他水平卻產(chǎn)生了重大突破—我已經(jīng)學會不下九首曲子了,而且還非常樂意繼續(xù)學下去。

這都是因為,我直接繞開了和弦,從曲子單刀直入,爭取拿下那種單音節(jié)便可成曲的曲子,比如說改編版的披頭士的Yesterday《昨日》。而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一曲肝腸斷”了,就會非常開心,然后更有興趣地挑戰(zhàn)下一首歌。

這其實有點像是《學會學習》一書里所分享的學大提琴的經(jīng)歷,作者齋藤孝還把這種學習方法取名叫“快樂就好”。

當然,以上方法僅適合業(yè)余選手,像我這樣只為了掌握一門樂器自娛自樂的朋友。而對于那些專業(yè)的并想以此為職業(yè)的人來說,不在此討論范疇。

(4)

現(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補習班,他們都習慣于“大鍋飯”教學,很少針對孩子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有時甚至還會無情地打壓。這就只能靠父母去挖掘和引導了,讓孩子們認識到,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是這樣的:

第一,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到底是想掌握一技之長來陶冶情操泡妞獵艷,還是想作為行走江湖的招牌手藝;

第二,因地制宜,對癥下藥,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特點的方法—你也可以理解為是套路;

第三,掌握好學習的關鍵點,然后撒歡兒似的全力奔跑吧。

正所謂“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相信讀了本文的朋友,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回歸學習本身所該有的樂趣,從而真正地奔跑在追逐夢想的高速路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