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斯特的戰(zhàn)略規(guī)劃

李鴻章時代 作者:王鼎杰


李斯特,1789年出生于符騰堡,就讀于圖賓根大學,并曾在該校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政治學教授。德意志統(tǒng)一是他追求終生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的實現,李斯特在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等諸多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身體力行地倡導推廣德意志關稅同盟,希望能以經濟的一體化推動政治的一體化。但是,李斯特的努力卻遭到地方政府的封殺,并被以“蠱惑性陰謀活動”的罪名逮捕,鋃鐺入獄。李斯特被迫于1825年,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十五年流亡美國。

此時的美國可謂蒸蒸日上,北部的工業(yè)化進程如火如荼,鐵路系統(tǒng)的建設更是一日千里。在這個氛圍中,李斯特敏銳地聯(lián)系到了德意志的現實。德意志諸邦地處中歐,四面受敵,無險可守。完善的鐵路系統(tǒng)則可以賦予德意志內線優(yōu)勢。1833年李斯特設計了德意志鐵路系統(tǒng),后來的德國鐵路建設基本上便是以此為藍本展開的。

他指出:“鄰國每比我們快修筑一英里鐵路,它們就比我們多擁有一英里的鐵路?!薄罢缥覀兊淖嫦仁欠駪敿缈覆綐尪皇枪龓缀跬耆挥伤麄儧Q定一樣,我們是否應當使用進步賦予我們的新型防御武器簡直根本不容我們自己做主?!彼踔涟训聡F路系統(tǒng)和關稅同盟看作是“一對連體嬰兒”?!八麄兺瑫r降生,骨肉相連。具有同一個精神和同一個靈魂。他們相互支持,為同一個偉大目標而奮斗。那就是將各個德意志部族統(tǒng)一成一個偉大、文明、富裕、強大和不可侵犯的德意志民族國家。要是沒有關稅同盟,就不會有任何德意志鐵路系統(tǒng),甚至討論工作也無法開展,就更不要說建設了。只有在德國鐵路系統(tǒng)的協(xié)助下,德意志人的社會經濟才有可能提升到民族國家的偉大輝煌。而且只有通過此等民族國家的偉大輝煌,一套鐵路系統(tǒng)才能發(fā)揮它的全部潛能?!?/p>

李斯特總結性地指出,在經濟上,鐵路與關稅同盟足以喚醒德意志沉睡已久的經濟潛力,并推進統(tǒng)一大業(yè)。在軍事上,鐵路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陸戰(zhàn)的時空概念,只要德國擁有周密設計的健全的鐵路網和強大的統(tǒng)一政權,就可以復活約米尼的內線戰(zhàn)略,從而實現兵力的迅速集中,最終逐個擊破強敵。如此,數量因速度而改變,力量因集中而增加。戰(zhàn)時一個師可抵十個師,平時的駐軍數目也可極大地減低,省下的錢正好改良質量。

李斯特雖在1846年早逝,但其理想與戰(zhàn)略規(guī)劃卻在身后被普魯士繼承實現。當時的普魯士在1000英里的國境線上與28個邦國接壤,有67種關稅。正是靠了關稅同盟與戰(zhàn)略性鐵路網的建設,普魯士逐漸占據了德意志統(tǒng)一運動的天王山,以經濟一體化推動了政治的一體化,從而使得一盤散沙的德意志早在俾斯麥縱橫捭闔之前就逐漸發(fā)生了微妙卻不可逆轉的質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