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的兒子穆占,初任侍衛(wèi),兼佐領,后升前鋒參領,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任正黃旗滿洲副都統(tǒng)。以后授都統(tǒng)品級,佩征南將軍印,率兵征湖南。平云南后,授正黃旗蒙古都統(tǒng),列議政大臣。明珠子揆敘,初任佐領,由二等侍衛(wèi)特授翰林院侍讀,后充日講起居注官,歷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工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布揚古的弟弟布爾杭古授三等副將,封三等男爵,兒子葛巴庫,加至一等男爵。諸孔額,任副都統(tǒng)、議政大臣。孫子音圖,任吉林烏拉將軍。富拉塔,任刑部尚書。侄孫禪岱,任吏部侍郎兼佐領。阿什達爾漢,是金臺石的族弟,皇太極的舅舅。授一等輕車都尉,典領外藩事務,授都察院承政,晉三等男,世襲。他的兒子席達禮,任理藩院侍郎,贈太子少保。冷僧機,葉赫部長金臺石同族人。初授三等男,后任一等侍衛(wèi),升內大臣,晉一等男兼一云騎尉,又晉一等伯。蘇納,為金臺石同族人,是努爾哈赤的女婿,歷任甲喇額真、梅勒額真、擺牙喇纛章京,兵部承政等職。他的長子蘇克薩哈,歷任佐領、三等輕車都尉,三等男、議政大臣、后晉一等男兼加一云騎尉,升鑲白旗護軍統(tǒng)領,后晉爵二等子,任領侍衛(wèi)內大臣,加太子太保。與索尼、遏必隆、鰲拜同為顧命輔政大臣,輔佐康熙帝。蘇納的另一個兒子孔固濟,與清室聯(lián)姻,稱多羅額駙。固三泰,金臺石同族人,是努爾哈赤的女婿。初任副將,又任大臣。他的兒子明阿圖,歷任都察院理事官、鑲藍旗蒙古副都統(tǒng),授三等阿達哈哈番。明阿圖的兒子賽弼翰,歷任護軍參領、鑲藍旗滿洲副都統(tǒng),授拜他喇布勒哈番。瑚什布也是金臺石同族人,任侍衛(wèi),兼甲喇額真,后授備御世職,理藩院副理事官,進二等阿達哈哈番。他的兒子穆徹納,任護軍參領,累進三等阿達哈哈番。此外,如鄂莫克圖、喀山、安達立、綽拜、布丹、孫達哩等,都是從葉赫部投到努爾哈赤的麾下,從而建功立業(yè)的。
從以上的事實不難看出,葉赫納喇氏的族人及其后代在清朝是備受尊崇的一姓,是有很高政治地位的一族。努爾哈赤及歷代君主并沒有采取歧視葉赫部的政策,而是一視同仁,有功則賞,有罪則罰。其實最有說服力的是,努爾哈赤的孝慈高皇后正是葉赫部的酋長楊吉努的女兒。努爾哈赤深深地愛著她。她于29歲時病逝,努爾哈赤十分懷念?!凹氨?,上深悼之,喪斂祭享有加禮,不飲酒茹葷者逾月?!?而她唯一的一個兒子皇太極繼承了努爾哈赤的帝位,并沒有因為他有葉赫納喇氏的血統(tǒng)而受到歧視。
如果深入考察一下,清朝歷代后妃姓納喇氏的大有人在。當然,不僅僅是葉赫納喇氏,還有哈達、烏拉納喇氏。塔克世的繼妃是哈達納喇氏。努爾哈赤除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外,還有大妃烏拉納喇氏,側妃葉赫納喇氏,側妃哈達納喇氏。皇太極有繼妃烏拉納喇氏、側妃葉赫納喇氏、庶妃納喇氏。順治有庶妃納喇氏。康熙有惠妃納喇氏、通嬪納喇氏、貴人納喇氏(那丹珠女)、貴人納喇氏(昭格女)。雍正有孝敬憲皇后烏拉納喇氏。乾隆有追降皇后烏拉納喇氏、舒妃葉赫納喇氏。道光有和妃納喇氏。
至此,稗史筆記所稱“祖制宮闈不選葉赫氏”的說法便不攻自破了。同時,所謂慈禧當政是為了覆滅滿洲,以報祖先葉赫世仇的說法便失去了根據(jù)。慈禧的入宮被選是愛新覺羅氏同葉赫那拉氏兩個家族的正常婚姻關系的合乎邏輯的繼續(x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