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Ke vin Kelly)的家在舊金山南部海濱小鎮(zhèn)帕西菲卡。他的木屋掩映在一片蒼松翠柏之中。這里常年云霧繚繞,是坐禪靜修的好地方。老頑童凱文·凱利的書房堆滿了書籍和玩具,有用泡沫塑料搭的機器人,還有他養(yǎng)的巨型蜘蛛。
凱文·凱利20年前的著作《失控》曾是《黑客帝國》劇組的必讀書,其影響到今天依然經久不衰。凱文·凱利的魅力在于:他不只是個思想家,更有詩人的情懷;他關注技術,卻不被技術異化;尊重科學,卻不陷入還原主義。
1999年,已是《失控》問世的第五個年頭。在這一年,好萊塢大片《黑客帝國》風靡全球,而《失控》正是《黑客帝國》導演安迪·沃卓斯基要求主演基努·里維斯去讀的三本書之一。也正是在這一年,凱文·凱利應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之邀,和其他未來學家聚到了一起,頭腦風暴,暢想2054年的世界會是什么樣,以提供足夠多的細節(jié)來拍攝電影。
好萊塢總是喜歡大場面——關乎全人類,關乎遙遠未來,關乎我們對自身重新定義的大場面,并富有想象力地揭示各種超乎想象的可能性,而這類影片也格外賣座,僅《黑客帝國》的全球票房就超過16億美元,尚且不論隨后在互聯網上廣泛流傳所形成的更大影響。這也意味著,這些主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心。
全球數以億計的人能通過現代電影攝制、拷貝、播映等技術,尤其是互聯網傳播技術去觀看這些影片,并同時聚在網絡上分享、評介、討論。這也正是凱文·凱利“全球腦”的一個生動實例。用凱文·凱利的觀點來看,全球70億人,都將有可能隨時隨地實時接入互聯網,這非常強大,也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非同尋常之事。他用“全球腦”來稱呼這一激動人心之事,并將互聯網視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偉大發(fā)明。
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什么1994年出版的《失控》,在20多年之后,仍然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妒Э亍烦霭婧螅蛔g為中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多種文字,直到今天仍然名列美國亞馬遜暢銷書名單,并出現在其他全球諸多的推薦或者暢銷排行榜里。
這與其說是凱文·凱利作為一個作者的成功,他得心應手地在技術和生命的主題之間穿梭,賦予冰冷的機械、技術以生命感的溫暖,倒不如說是《失控》書中所展開的波瀾壯闊的畫卷正在這個時代的舞臺上演,世界活生生地印證了凱文·凱利的許多洞見,也反過來推動更多人開始關注《失控》。
要知道,《失控》出版的那一年,全球互聯網滲透率還不到0.4%,楊致遠和大衛(wèi)·費羅(David Filo)才剛剛創(chuàng)立雅虎,亞馬遜1995年才上線,谷歌和 Facebook還要更晚才亮相歷史舞臺。今天被奉為互聯網經典巨著的《失控》,其實是誕生在一個互聯網面向全球普及剛剛起步的蠻荒時代。
凱文·凱利的家
在《失控》出版快20年后,我訪問了凱文·凱利。對話就在他的居所里展開。
硅谷典型的辦公環(huán)境是 101高速旁那些窗明幾凈的辦公樓,但凱文·凱利的居所并不像典型硅谷風格。凱文·凱利的居所位于舊金山南部海濱小鎮(zhèn)帕西菲卡,青松翠柏掩映的木屋,常年繚繞在霧氣里,一種強烈的生命感油然襲來。在中國文化的語境里,這很容易讓人想起遠隔塵世、修身養(yǎng)性的隱士,但在美國,你完全可以想象在這屋子里藏著多少千奇百怪的創(chuàng)意或創(chuàng)新。
凱文·凱利在家辦公,他居所的側翼有一個和生活區(qū)隔離開的辦公區(qū)。走進凱文·凱利的辦公區(qū),“全球腦”會立刻在你的眼前具象起來。這里排滿了書,各類知識和智慧躲進紙張里,平靜地躺在書架上,隨時光荏苒而不改面貌,但一旦被凱文·凱利取出,再消化進他的大腦,就立刻與他既有的知識和智慧“連接”,生命力頃刻被激活,張揚著通過更大的網絡連接去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