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宗族的頭領(3)

貝尼尼傳:他的人生 他的羅馬 作者:【美】弗蘭科·莫爾曼多


貝尼尼是一個什么樣的家族之父、宗族首領呢?不幸的是,在我們的第一手資料里并沒有什么能夠為我們提供對問題的貼切洞見。但是,了解其意志堅強、暴躁的性格之后,我們可以有把握地推測他是用鐵拳進行統(tǒng)治的,這也符合關于如何處理家庭事務的傳統(tǒng)觀念(無論貝尼尼在藝術領域里多么創(chuàng)新,在社會價值觀上他都表現(xiàn)為完全的保守)。無論他在作坊里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在家里他一定是:一個苛求的、專制的、從來都是進攻型的家庭事務管理者。當后來他自己當上了父親,我們可以同樣肯定正是他來主要對兒子和女兒們的命運發(fā)言:職業(yè),婚姻或者修道院。孩子們一定很早就知道跟父親沒有談判的余地。

毫無疑問,貝尼尼愛他的孩子們,但是在所有保留至今的文獻中我們很少發(fā)現(xiàn)有提及他的父愛情感之處。但是,這在當時是普遍的:在現(xiàn)代早期的歐洲幾乎所有最有公信力的、關于兒童教育的手冊都警告不要公開袒露家長對于子女的愛,因為那樣將會寵壞孩子、導致他們不愿遵從家長??謶?,而非愛,才是孩子心智當中的驅(qū)動力。貝尼尼并沒有閹割他的任何一個兒子—至少在身體上沒有。但是,擁有這樣一個強大、獨斷、賦有英雄傳奇色彩性格的父親,至少對于他的某些男性繼承人后代一定是一個情感上的負擔。貝尼尼有3個已婚的女兒,他無疑為她們選擇了丈夫,他的另外兩個女兒是修道院的修女,他可能為她們選擇了修道院,也許她們是被強迫的。

至少這兩個女兒被允許進入了一所沒有可怕監(jiān)禁規(guī)定的修道院,臺伯河區(qū)的圣魯菲娜第二修道院(SS. Rufina e Seconda in Trastevere)。這意味著她們可能離開家宅并失去與外部世界的交流—她們穿著深色的、代表悔罪的紫色長袍四處走動—而毋須教皇的赦免。這些女人也不承擔各種結婚誓約的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任何負擔:取而代之,她們“使自己服從了宗教生活的傳統(tǒng)規(guī)則,只受純粹的愛的奉行的驅(qū)動”。當時一個受人尊敬的耶穌會歷史學家菲利波·博納尼(Filippo Bonanni)這樣寫道。所以,根據(jù)教會法規(guī),她們并不是一個僧尼的團體而只是一個“虔誠的學院”。

但是,作為宗族首領他在履行責任時無論多么鐵拳和大家長作風,貝尼尼為了他大家庭最重要的幸福都是勤勉盡責的。他那無休止的藝術勞動不僅是某種超凡創(chuàng)作沖動(或證明自己的心理驅(qū)動)的反應,還出于經(jīng)濟上的必須。換句話說,他需要收入。這樣一個處于上升趨勢的龐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和繁榮興旺都需要錢—用錢去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滿足一個追求虛榮家庭的龐大期待,在住、食、衣、工作、娛樂等各方面都與他們自己尊貴的地位相一致。大多數(shù)壓力都壓到了宗族首領貝尼尼的頭上。第一次壓到他頭上是在1629年8月他父親去世的時候;之后隨著這位藝術家在全世界聲望的提高、結婚、生子這種壓力只能變得越來越大,他自己生了9個孩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