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倫:您知道《禮記》嗎?那是中國的一部禮儀法,它描述了良好的禮儀,這是任何一種社會制度取得成功的前提。這是孔子學(xué)說的核心之一,是一種倫理的基本法。
施密特:對。我們德國基本法第2條怎么說來著?“每個人都有自由發(fā)展其個性的權(quán)利,只要他不侵害他人的權(quán)利,不違反憲法制度或道德準則?!敝劣诘赖聹蕜t指的是什么,其實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抖Y記》也相似。盡管如此,《禮記》在中國文化里面幾千年來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倫:同基本法相比,道德在儒家學(xué)說里面占著更核心的地位。道德確定下來的時間也要久一些,且很少變化。然而,把《禮記》同《十誡》相比,豈不是把它同泛泛的道德準則相比更好?
施密特:《十誡》里面只有幾條有實際意義?!安豢蓺⑷恕边@一條在過去的兩千年里并沒有真正進入實際行動,且看歷次戰(zhàn)爭,十字軍遠征,焚燒異教徒——從楊·胡斯(Jan Hus,1372~1415,捷克愛國者和宗教改革家——譯注)到圣女貞德。直到幾十年前,歐洲還到處有死刑,它也到處被執(zhí)行?!妒]》的一部分是關(guān)于如何對待他人的行為準則法典。集體、家庭或社會只是間接地提到。依我看,把《禮記》比之于《十誡》不如比之于神學(xué)家們所謂的“黃金規(guī)則”(Goldene Regel)。用民間德語來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督教教義里也有“你不要把你不顧忌他人施加于你的事施加于別人”的說法,德文里的措辭正好與中國論語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說法相同——譯注)?!笨档掳淹瑯拥乃枷腙U述得更加完整:“要這樣地行動,使你的意志的準則每時每刻同時也能被視為一種普遍立法的原則?!边@條黃金規(guī)則在儒家學(xué)說里面當(dāng)然也有,它是《禮記》的一個部分??鬃拥膫惱矸ǖ潢U述得具體得多,而且不僅僅局限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