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點頭說:“一直都在這里。方才道場高階上的藍(lán)衣女子,是我們的姑姑。她很厲害,也并不喜歡外人。”
他說:“之前聽牡丹提過。牡丹說,你是姑姑選擇的繼承人,所以連她們也要聽你的,說明你姑姑很看重你。”
“但她們并不喜歡。”原本以為這話說不出,此時卻如此自然地脫口而出。
他是一個“外人”,無法了解我的難處。但也正是這個“外人”,無意聽到了我的秘密。
那是一種既陌生又親切的滋味,仿佛“朋友”這兩個字。
他說:“這是地位帶來的落差,因為你得到了長輩的倚重和提攜,把你放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之上。你不得不因此承擔(dān)一些長輩交托的工作,諸如管理她們,約束她們,自然沖突也就因此而起。你做這些,并不是錯。而因此產(chǎn)生的距離,也正是由于身份的變化而帶來的。”
我驚愕地瞪著他,似懂非懂。朱孝廉笑了笑說:“簡單來說,若拿姑姑比做這里的君王,而你便是她委任的父母官。只要你秉公執(zhí)法,不挾勢欺凌,并仍跟以前一樣懷有真誠的態(tài)度,仍然可以得到她們的信任與擁護(hù)。就算無法如以前那樣親密無間,也能最大地消除你們之間的距離感。”
君王,父母官?似是在書里瞧見過,但對這些稱謂不太了解。不過倒是有些體會了,抿了抿唇,突見他顯出一副又驚又喜的樣子,“你看你現(xiàn)在,笑起來多自然。”
我詫異,忙探頭向著鏡子,根本沒什么變化嘛。
本欲向他發(fā)作,但看到他淺笑微微,眉峰舒展,一時那殘氣頓散,好感頓生。話題打開,有時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一件事。我們之間的話題,就由君王和父母官開始,既而又問到他是如何來到這里的。
他告訴我,他本是在自己的書童后夏的陪伴之下赴京趕考的,結(jié)果路遇了盜匪,爭搶之間就來到一間古剎。他說:“寺廟乃是供奉神佛之地,但寺中卻有如此艷麗壁圖。山巒起伏,花林妖嬈,小樓憑風(fēng),遠(yuǎn)有海域。林中有許多女子,或立或站,或笑或嗔,皆是栩栩如生,我就是被這壁畫所吸引,一時神飛,卻這般進(jìn)來了!”
聽他的描述,那壁上所繪的,分明就是萬花林的全景,竟是在一間寺廟的墻壁之上。萬花林,原是畫壁之境嗎?
難怪花朵永遠(yuǎn)盛放,難怪萬花林中的人皆不老長生。并非是仙術(shù)令萬物恒昌,原是我們,本就是一幅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