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辦礦跟風成敗難說 (2)

晚清第一官商 作者:王偉


籌辦山東、金州礦務

盛宣懷雖沒有親自辦理長樂、鶴峰兩地銅鉛礦,卻把自己的辦礦理念用在了親手創(chuàng)辦的山東和遼寧金州等礦的開采上。當時,中國邊疆不穩(wěn),社會動蕩不安,列強侵略日深,封建壓迫日重,金屬礦業(yè)的情形是暴起暴落,但盛宣懷仍然全力以赴。

1882年,盛宣懷率領礦師池貞銓等到山東登州勘察金屬礦藏,又奉命到遼寧金州勘察煤鐵礦。當時盛宣懷還負責津滬電線架線事宜,直至1883年春才開始購辦探扦的機器。盛宣懷一面聘請英國礦師馬利生,一面派向來辦礦務的馮頌南、張逸卿、池貞銓、林日章等人從煙臺馳往駱馬山勘察??睖y后發(fā)現(xiàn)鐵礦最好的是蘇家屯,煤礦最好的是茶葉溝,鉛礦以登州為最。此時盛宣懷忙于閩浙電線分頭開工,又奉命與英商大東電報公司交涉,分不開身,另派了上海電報學堂畢業(yè)生姚岳崧會同馮慶鏞坐辦金州礦務。鄭觀應等紳商積極認股,其他商人也踴躍爭先,20多萬兩資金不數(shù)日就順利集成。

然而問題又出現(xiàn)了。礦務勘測確定金州蘇家屯鐵礦鐵質極佳,儲量也極為豐富,為中國罕見之礦,但駱馬山煤質遠不如鴨綠江所產。礦師提議運鴨綠江之煤就蘇家屯之鐵,盛宣懷提出運蘇家屯之鐵就開平之煤,這兩種方式均未得同意。這時正趕上盛宣懷辦理的閩浙電線需要大量資金,集資相當困難,于是他就把金州十幾萬兩的礦股移于電線,改為電股。為此盛宣懷受到政府彈劾,并受到降級調用處分。

清廷責成曾國荃來查處,曾國荃在《查覆盛宣懷處分疏》中評價道:“盛宣懷稟辦蘇浙閩粵省電線,系為抵制洋線侵入各口,以保自主利權起見?!币蚬倏钊狈Α⑸坦捎^望,只得暫挪金州礦款以應急需,于國有利。另外,當時金州礦務處于擱淺狀態(tài),而沿海各省及長江電線系已成之局,以礦易電,股本無慮虧耗,是有利于股民的。再有,更值海疆戒嚴,而電線有關軍務,比礦務更為緊急。盛“挪礦股歸入電股皆據(jù)一再稟詳,移緩就急,亦尚非有意含混。且蘇浙閩粵電線之成,皆得該道移礦就電之力,于軍務裨益尤大”。曾國荃的這番評價使盛宣懷免受了降調處分,也可稱得上客觀公正。從后效來看,移礦股于電線無論是對軍事大局還是對商民都是有所裨益的,盛宣懷辦事的靈活性和非同常人的魄力顯露無遺。

礦股事件過后,盛宣懷近8年的辦礦活動也暫告一段落。20多歲就開始關注煤礦的盛宣懷于1875年被委任辦理湖北礦務以來,備嘗艱辛,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更多的是失敗的痛苦。近代煤鐵礦事業(yè)發(fā)展受挫,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主事者盛宣懷本人后來在不同場合進行過不同的解釋,包括交通不便、運道艱難、經(jīng)費不足、風氣未開等因素。今人更是見仁見智,有的認為是管理體制——官辦或官督商辦存在嚴重的弊端,及主事者不曾處理好錯綜復雜的官商關系;有的指出“在礦址的選擇上缺少科學性”;還有的認為乃所聘“礦師不佳,浪費資金”,“經(jīng)營活動偏離辦礦宗旨”等因素導致了湖北煤鐵礦的停辦等。

不管怎樣,盛宣懷所做的開創(chuàng)性努力是符合中國社會發(fā)展大局的。無論是從振興實業(yè)和軍事工業(yè)以抵御外侮的本意來說,還是從辦礦過程中積極努力的態(tài)度來說,盛宣懷的早期礦務活動都應該獲得充分的肯定。長達8年的早期礦業(yè)活動也給了盛宣懷一些重要的經(jīng)驗教訓,讓他摸索出了辦礦的一般規(guī)律,并由外行逐漸轉為內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