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個院長的左右不分 3

攪局 作者:陳曉峰


如果每個人都做了杜尚,是不是可以個體的意義就釋放出來了呢?這點對當下社會的超級現(xiàn)實意義,潘院長不可能不知道。真不知道潘先生是不是還是要帶著這種極強也是極保守的體制思維,來做所謂跨界身份的裝置作品。你的意義是集體的意義還是個人的,即使做了那樣的作品又有什么用呢?不強調個性,而只強調勞模精神,那么又談什么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呢?今天藝術界仍然太在意自己“藝術家”的身份,在乎自己被主流社會認可,在乎自己的一官半職,這可能是對當代藝術價值的最大諷刺。豆瓣網上一個網友貼了對《杜尚訪談錄》的評論,“杜尚認為:什么都是藝術,什么都不是藝術。他的一生就是藝術,他一生都在逃避藝術;當人們把杜尚稱為藝術家時,他很痛苦;當人們把他稱為藝術家時,他跑去下棋;當人們以為他不搞藝術時,他從未停止”。我不知道潘院長作為個體的藝術家痛苦過嗎?其實,每個人都心知肚明,你怎么能跟杜尚比呢,又怎么好意思說比人家活得好呢?別以為做了裝置就是新型藝術家,就是流行藝術家,因為你不可能是LADY GAGA。LADY GAGA是對傳統(tǒng)流行音樂思維的革命,而不是革新,是一種徹底的顛覆和不可逆轉的叛逆,而你呢?杜尚對藝術可以背叛再背叛,而你呢?

兩個院長都有些當院長當習慣了的派頭,一個是把草根蓋成精英的章,另一個把草根不當草根看。羅院長從主觀需求上強調了二十個院士登上主流之旅的重要意義,而潘院長則是把草根當?shù)静輥砜矗炎约寒斪隼硭斎坏木?。你不把死人杜尚放在眼里就算了,但是不能不把活躍的藝術群眾放在眼里啊?!我們還沒討論數(shù)字時代背景下,藝術邊界包括身份如何模糊的問題,而你們倆卻把自己格式化了。我的建議是,早點告老還鄉(xiāng),別等待院長的袍子上都長滿了張愛玲筆下的那種虱子,洗洗睡了吧,可能還晚節(jié)可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