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機會源于劉邦接到的會盟邀請,而這封邀請來自于在薛地駐軍的項梁。
當張良終于尋找到認可的主公同時,項梁也確定了新的方向。原來,項梁率兵向北進軍薛地之后,正準備大舉西進,卻聽到了陳勝身亡的噩耗。一時之間,項家軍失去了戰(zhàn)略目標。不久之后,聽說秦嘉擁立了景駒成為楚王,在彭城附近開始活動,試圖阻擋他們向西進取。于是,項梁便決定對這個擅自立王的義軍分裂者動手。
秦嘉的部隊屬于典型的七拼八湊,哪里是訓練有素的江東部隊的對手,一擊即潰,抱頭鼠竄。項梁揮軍西進,終于攻殺秦嘉,并將其殘余部隊予以收編,那個被擁立為楚王的景駒,也死于亂軍之中。
由于陳勝死亡的消息已經(jīng)被確認,此時最具備實力的項梁感到自身責任重大,于是,他便廣發(fā)書信,邀請附近各路友好的義軍將領來到薛縣,共商討秦對策。
張良沒有想到,剛剛和項伯分別沒有多久,很快又在薛地相遇。項伯自己也很不好意思,連連對劉邦施禮道歉,說自己不辭而別也是迫不得已。
劉邦卻根本不以為意,他嘻嘻哈哈地說笑了一通,項伯臉上的尷尬神情也隨之消散。很快,項伯將張良正式介紹給兄長項梁和侄子項羽,尤其稱贊了張良如何淵博睿智,如何審時度勢,更把當年他在博浪沙刺秦的英雄壯舉說了一遍。
張良一邊謙遜著,一邊觀察著對面項梁和項羽的氣度。但見叔侄兩人皆為氣度不凡的戰(zhàn)將,年老的項梁城府頗深、行動穩(wěn)重,而年輕的項羽則英氣逼人、令人側(cè)目。因此,張良隱隱約約感到,將來中原逐鹿的過程中,項家軍絕對不是一支能夠輕視的力量。當然,這樣的想法,他半點也沒有透露出來。
當晚,項梁安排了盛情的宴會,歡迎劉邦一行人等,劉邦自然是開懷暢飲,酒到酣處還親自高歌一曲,雖然聲調(diào)一般,但氣勢雄渾,自成特色。
第二天,更多的義軍首領陸陸續(xù)續(xù)來到了薛縣,會盟就此正式開始。
項梁憂心忡忡地說道:“各位,自從秦失其鹿,英雄輩出,然而,觀察最近的形勢,各路義軍各自為戰(zhàn),如同一盤散沙。而自從秦二世將驪山刑徒全部釋放,由大將章邯統(tǒng)領,士氣大漲,將義軍分頭擊破。現(xiàn)在看來,形勢已經(jīng)開始對我們不利,大家有什么好辦法嗎?”
沒等大家思考,就有人提出了看法:“各位,現(xiàn)在北方的那些新諸侯國,什么齊、趙、魏、燕,其實都只是托名而已,并沒有多少實力。項家軍戰(zhàn)力強勁,而且名門聲望、一呼百應,加上項羽將軍英勇過人,項老將軍更是威震江淮。我看,不如請項將軍登上義軍領袖的位置!”
其他義軍將領聽了,有的沉默不語,有的卻點頭稱是。論實力、論名望,確實項梁實至名歸。
驀然,在一片贊同聲中,傳來一位老者的聲音:“不可,千萬不可?!?/p>
眾人的視線立刻集中到聲音發(fā)出的源頭,在席位中間,站起一位須發(fā)蒼白的老先生,他鶴發(fā)童顏,望去好似世外高人,飄然獨立,眼神中流露出對在座大多數(shù)人的不屑。
有人悄悄對張良說道:“這位是范增,江東的名士,最近才跟隨項梁,頗為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