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在桂林(7)

世上如儂有幾人:豐子愷逸事 作者:豐宛音


六、“桂林師范好比是我的母?!?/p>

桂林師范離泮塘嶺五華里,父親每天步行三十五分鐘回家,學校為免他奔波之勞,特撥新校舍給我家居住??墒歉赣H說自己平時一直從事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太少,“這正是使我每天準時運動的機會,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蓖裰x了校方的照顧,寧愿租居泮塘嶺的舊屋,樂于天天步行,確實,在泮塘嶺這個時期,父親的健康情況很好,父親還說,這是受了桂林同胞吃苦耐勞性格的影響,“若在江南,五里的路非坐黃包車不可的”。

桂師建立于一九三八年初冬,當局對此校十分重視,特撥巨款建辦。創(chuàng)始人兼校長唐現(xiàn)之先生,是一位有豐富經(jīng)驗與才能的教育界人物,他辦校的宗旨是“以藝術(shù)興學,以禮樂治校,”父親對此極為贊佩。

桂師,背山面水環(huán)境十分幽美,父親在脫離教師生涯十年以后,由于避寇的緣故,竟會來到桂林師范重執(zhí)教鞭,這原是始料未及的,用父親的話來說,這也是一種“緣”,所以父親樂于接受唐校長的聘請。

在桂師,父親擔任圖畫、國文兩科。父親在講授美術(shù)理論的基礎(chǔ)知識課時,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給學生指出一個學畫的方針:必須從寫生人手,而人物是寫生的最好材料,他要求學生隨身帶鉛筆和小本子,以便隨時隨地速寫人物的各種姿態(tài),一開頭就養(yǎng)成學生勤學苦練的習慣,還在教室里當場作寫生示范,教學生寫生時應注意的事項。教國文課時,父親發(fā)現(xiàn)學生程度較差,所以一開課就先用一周的課時為他們補講寫作基礎(chǔ)知識,先打好基礎(chǔ),然后讓他們作文。還與學生“約法三章”:

一、作文暫時不要用文言,至文法通順為止。二、以后作文,先念一遍別人聽,別人聽得懂的,才可交卷,聽不懂的,都要修改。三、標點不準亂用,字不許潦草。用的課本是當時教育局統(tǒng)一的,第二課就是父親寫的《我的苦學經(jīng)驗》,開頭讓學生知道,要學好一種學問,離不開“勤”、“苦”二字。父親還選用些適當?shù)墓糯娢臑榻滩?,講義是由他自己動手來編寫的,父親常說:“現(xiàn)在學生對古代文學接觸太少,再不教他們,這些寶貴的文學遺產(chǎn)就要失傳了?!睂τ趯W生作文中的病句,父親總是挑其有普遍性的,列舉在黑板上,當場改給他們看,父親講課時常聯(lián)系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還常常涉及為人處世之道。所以,學生聽起來親切有趣,印象深刻。

在桂師,父親還為學校譜制了校歌:

百年之計樹人,教育根本在心。

桂林師范仁為訓,克己復禮泛愛群。

洛水之濱,大嶺心村。

心地播耘,普雨悉皆萌。

對于新生的桂林師范,父親確曾下過一番心血,并且寄以厚望的,然而好景不長,到這一年的晚秋,傳來了岳陽失守,長沙自焚的消息。桂林又慘遭轟炸,風聲日緊,桂師遂有遷校之議。父親的好友、同事們看到我家人口眾多,且有老幼病弱,都為父親擔心,一致勸他早作準備。父親的一位青年朋友舒群也寫信給父親:“一旦桂林有變,先生家屬如何處置?望早為之所。凡我所能,當盡力相助?!备赣H深深感激朋友們的誠心美意,于是只得再作逃難準備。

父親在桂師的最后一課是高師國文課。他特地自編講義《國文解話》,選詩詞趣話數(shù)則講給學生們聽。有心要給最后一課添歡樂。父親說:“自從Dauder作《最后一課》以來,最后一課便帶不祥之氣。今吾國正在積極抗戰(zhàn),最后勝利可操左券,故吾之最后一課,必多歡笑,方可解除不祥之氣也?!?/p>

在全校師生的送別會上,父親又給學生作了臨別贈言:“藝術(shù)不是孤立的,必須與人生相關(guān)聯(lián);美不是形式的,必須與真善相鼎立?!弊詈?,父親懷著依依不舍之情說:“桂林師范好比是我的母校,今后我到了遙遠的地方,想到桂師,定有老家之感?!?/p>

會后,唐校長在夜色朦朧中親自送父親回家,路上還虛心地請教校事。父親建議“學校今后多多注意音樂,改善音樂設(shè)備。因為音樂的親和力最大,最善于統(tǒng)制群眾感情,團結(jié)民族精神,特別是抗戰(zhàn)建國之時,尤不可忽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