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個人情感的壓力之下,我被迫整天加班,在那兒絞盡腦汁熬夜去想。要解決三個不可能的問題,完成三個不可能的使命:第一,這廣告要看起來不傻。這個已經很難做到了,作為教育培訓機構跑到搖滾音樂節(jié)上對著這樣的一群年輕人,打一個教育培訓的廣告,要做到不傻,已經幾乎不可能了。同時,還要做到跟現場活動自身有一個契合,這個很重要。一般去這樣的地方打廣告的都是年輕人的潮流品牌,生產樂器、音響設備或是賣唱片的去這種地方,是跟活動本身有一個契合。如果你是生產鍋碗瓢盆的,盡管這些人也肯定使用鍋碗瓢盆,但你去打廣告,這就是非常模糊的一個定位,甚至是愚蠢的。所以,第一要做到不傻。第二要跟活動有一個契合。如果竟然能夠完成這兩個使命,我們不免奢望,還有第三個,就是能不能讓這么一群年輕人,看了你的教育培訓機構的廣告之后產生某種共鳴,竟然產生了學英語的興趣。如果能做到,就是一個完美的獲獎都不過分的廣告。
我在家里苦思冥想了大概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最后終于想出了一個點子,把這個廣告完成了。下面就給大家播放一下,(笑聲、掌聲)看一下一分錢都沒有花的一個廣告--基本上一分錢都沒有花,只是想到了一個點子,然后跟我們的許岑老師,我們兩個晚上剪吧剪吧,就弄出來一個?,F在為止,我再啰唆一遍。第一,它看起來不傻。第二,跟活動本身有一個契合。第三,竟然……讓這么一群年輕人,對學英語產生了一點點興趣,以至于給我們打電話來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廣告是怎么完成的。
……
聽了三千張搖滾唱片,
除了“FUCK”什么也沒聽懂?
到這里來試試吧
老羅英語培訓
(笑聲、掌聲)你第一遍看,相信你們已經完全看懂了它傳遞的信息和想干嗎了。但是這還不夠,一個完美的廣告,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無懈可擊的,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
當時,我們完成了這個廣告,由于不自信,就發(fā)了一個帖子在校內和優(yōu)酷上,標題是“可能是史上最酷的英語培訓學校廣告”--怯生生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標題??上攵?,引起了群眾的極大憤慨,他們紛紛留言,破口大罵,說:“趕緊把\'可能是\'去掉!”(笑聲、掌聲)在這種強大的、不可阻擋的民意面前,我們可恥地屈服了。然后,我們再轉貼到所有視頻網站上的時候都去掉了“可能是”三個字,直接就用了“史上最酷的英語培訓學校廣告”,這就是民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