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白和杜甫:大唐斷背考(3)

江湖有酒 廟堂有夢 作者:謝青桐


杜甫后來詩中“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十字寫盡李杜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醉舞行歌,夜以繼日,由秋及春,縱情娛樂,不拘形跡,漂泊漫游,釀生出詩香陣陣。李白“失意”之愁,杜甫“不仕”之苦,一切如掃,若非朋友相得、親情隆盛,何能至此?

杜甫又隨李白來到兗州,不久后,另一名大詩人高適,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李杜二人在兗州相處10天,關系進一步親密。他們尋訪一位姓范的隱士,登高懷古,飲酒賦詩。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一詩中,記載了他們二人形同今天情侶的行為舉止,“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兩個男人一同游歷、吟詩作對也就罷了,出游的時候,還要手握著手;更有意思的是,喝得差不多了,兩人還同臥一床寢被,無所顧忌。難怪有當今學者紛紛指出李杜有“斷背”之嫌,而且越說越像有那么回事兒。

斷背(Brokeback),是2007年8月由中國教育部公布的171個新詞之一,出自李安的同性戀題材電影《斷背山》。中國古代把男人和男人相愛稱為“斷袖”、“龍陽”、“分桃”,同樣的,“斷背”也就用來暗指兩個男人之間的同性相愛。

這注定將是無跡可考、無案可查的千古猜想了。李杜是否真有“斷背”之嫌?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文字不是考古,文字留下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二人之間形影不離,一道游山玩水、度蜜月,還一起修仙、拾瑤草,到了白天牽手、晚上同衾的地步,那些溫情的詩文表達到底能說明什么?

猜想的余地是多種多樣的:第一,那些溫柔的情感可能只是文學夸張;第二,必須考慮到唐代社會跟今天是不一樣的,那個時代,同性之間的言行舉止,可能還不像今天這樣需要避諱;第三,“攜手同行、醉眠共被”都只是情感細膩的古人,特別是古代文人的一種習以為常的交往方式,已經(jīng)被一些粗鄙的后世人所歪曲;第四,李白、杜甫這一對中國詩歌文學巔峰上的雙子星,真的有過某種含蓄而委婉的斷背情,并且兩情相悅;第五,杜甫只是單戀;第六,李杜只是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第七,兩人完全是純粹的兄弟情誼;第八,杜甫對李白純屬粉絲對偶像的崇拜之情。

以上八個選項,可能是單選,也可能是多選。不過,我奉勸那些企圖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中外學者不必再糾纏于此了,就任其成為千古猜想,成為永世謎團吧。斷背不斷背都沒關系,重要的是他們都成了豐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