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7:北大、清華的最后一課 8

大師遠去 作者:岳南


7月29日吳宓日記:“晨,在荷花池散步,花猶盛開。日機在空中整隊飛翔,偶聞一二擲彈或炮聲,旋及平靜。8:00企孫電告,因張自忠軍及石友三保安隊等倒戈,我軍大敗,宋等已于昨夜退走保定。城中已另有政治組織云云。一夕之間,全局盡翻,轉(zhuǎn)喜為悲。不特為事實上之大損失,抑且為道德精神上之大失敗,蓋嘆人不能亡我,而我能自亡也!陳昌年來,言擬隨同眾學(xué)生走門頭溝,由此南行,以避敵鋒,因?qū)W生將被搜捕云云。甘肅學(xué)生馮繩武兩次來,以存款不多,生活無術(shù),求為宓之仆。宓拒之。此時,見學(xué)生紛紛乘自行車(攜小包)離校,或以人力車運行李入城,教授亦紛紛以汽車載物送眷入城,校工則退還儲金,又將發(fā)給兩月工資解散。”又載:“傳聞日軍已南進至清河,前隊已駐守清華園車站。不久或即來校接收。情形甚為忙亂。宓深感清華瓦解之易,與員生之但求自逃,不謀團結(jié)維持。宓原擬終留清華,至是,葉企孫力勸入城。陳寅恪亦謂‘在此生命無憂,入城可免受辱。”宓以眾教授如此行動,遂亦決入城(事后思之,實太急遽)。電K,則香山電話已不通矣。”

最后,吳宓以傷感的心情記述道:“10:00卞慧新來。還書。宓與吳延增匆匆收檢隨身零件,單衣,及一部分日記等,于二小手提箱。余皆棄置(深悔平日不早決行止,雙軌預(yù)備。此時尚可自雇汽車,多帶要件及貴重物品書籍以行,乃全行棄置,悔咎無及)!至1:00畢。約2:00,與吳延增別,托其暫管宓之書物。又以彥函一包(南按:彥,指吳宓一直追逐的夢中情人毛彥文),托彼攜歸家中保。忽如此舍棄可愛之清華園西客廳,一生美滿舒適之環(huán)境與生活,從茲盡矣!關(guān)魁元亦來送。宓附乘葉企孫之汽車,并熊大縝君,入城。約3:00抵城內(nèi)簾子庫一號姑母宅中。”

自8月10日始,吳宓經(jīng)常出入清華園,將寓中所有書籍、衣服被褥等物皆清點裝箱,雇人力車拉回城內(nèi)姑母家中保存。9月2日,清華大學(xué)校長辦公處發(fā)出公告:“開學(xué)無期,現(xiàn)組織校產(chǎn)保管委員會,自九月份起停止發(fā)薪。”9月23日下午,吳宓步行至西四姚家胡同3號陳寅恪宅,祭吊過世的陳寅恪之父陳三立。這次與陳寅恪相會,本不原南下而意欲留在北平閉門讀書的吳宓迫于情勢,不得不做離京打算。在朋友和同事的勸足下,吳宓比陳寅恪提前一個星期,也就是10月26日,攜兩位女學(xué)生伴隨葉企孫、熊大縝等人一起離平赴津,自此開始了流亡西南的亂離生活。[9]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