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跟一幫朋友吃飯,隱約聽到他們說上海有個恒隆廣場,里面有很多奢侈品牌。我一聽恒隆廣場有很多奢侈品品牌,就馬上買了張機票來到了上海,馬不停蹄趕到了恒隆廣場——后來我才知道,這里就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時尚品牌高地。
那時我根本不知道有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這個牌子,而是把它的英文名字簡稱為“CD”,我也不知道LVMH 是一個集團,更不知道它旗下?lián)碛卸嗌倨放啤?/p>
那天,我穿了一個小吊帶裙,自認為很漂亮地來到了恒隆廣場,找到了LVMH 所在的那一樓層。
上樓以后,我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感覺自己進入了另一個次元空間,被周圍一切閃著奢華光芒的東西刺得眼花繚亂,可怕的是這些東西看起來好像沒有盡頭,我走了好久才找到了那里的前臺。
在奢侈品行業(yè),每個人都能從外表判斷你是否配和他們打交道。我記得那位前臺小姐穿著一身精致利落的黑色職業(yè)套裝,發(fā)髻梳得時尚而端莊,五官精致,涂著鮮艷的紅嘴唇,看起來冷艷極了。她像一個女王似的白了我一眼,不屑地問道:“你預約了嗎?”我說:沒有。
這個世界上,有一些眼神能溫暖別人,還有一些眼神能讓你自卑到骨子里,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世態(tài)是如此炎涼。從一個被光環(huán)環(huán)繞的央視女主播,到慘遭前臺小姐白眼的“拉廣告小妹”,這種橋段,在你看來會覺得特別戲劇化,但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卻凄慘得很!得需要多強大的內心,才能把碎落一地的自尊重新整理起來,繼續(xù)和那位高不可攀前臺小姐軟磨硬泡呢?至今想起來這件事,我都會感慨萬千,鼻子酸酸的。
當那位前臺小姐問我來干什么時?我看到品牌目錄表最上方的迪奧說,我就找這個品牌的負責人。那位前臺小姐用看鄉(xiāng)下人一樣的目光問我:“你是要找迪奧的某某嗎?”我連忙說“是。”然后她又極其不屑地問:“你預約了嗎?”我說“沒有”。“沒預約就預約去!”她甩給我這么一句話就不再搭理我了。
我不再敢去打擾那位高高在上的前臺小姐,奇怪的是心里反而美滋滋的,因為我知道了愉悅的方法。我打了上海的114找到了恒隆廣場的總機,又轉接到迪奧的。想想當時自己也真夠拼的,萬能的114,至今我都對它心存感激!
當我在電話里向迪奧的工作人員說明來意后,沒想到他們竟然同意見我,時間約在第二天上午十點。
我如約提前趕到,但一直等到下午4點,始終不見一個人來叫我,他們似乎把我遺忘了。我一刻也不敢走開,更別提吃飯了,生怕錯過約見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