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彭德懷終生內疚的一件憾事。如果追尋彭德懷與毛澤東的感情波折,錯殺袁王,也許是兩位巨人之間最初的一絲隔膜。
“沒有理由殺袁王”這句話,毛澤東念叨了幾十年,提起過無數(shù)次。
回顧遠逝的歷史,現(xiàn)在條分縷析的重大事件,在過去猶如一團剪不斷、理還亂、千頭萬緒的麻團。1930年祭起錯殺刑刀的是那迫在眉睫的軍情……
毛澤東對王佐、袁文才有著特殊的感情。大革命失敗后,他婉拒瞿秋白的挽留,不愿進政治局留在大城市,而要上山落草,結交的第一對綠林朋友就是袁王。在這里不僅創(chuàng)造了中國革命的第一塊根據(jù)地,還學到山大王的游擊戰(zhàn)術。他稱袁王是為中國革命立下大功的人。
在黨的歷史上,袁文才和王佐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和劉志丹、徐海東十分相似。劉志丹、徐海東開辟的陜北蘇區(qū)為中央紅軍結束二萬五千里長征提供了落腳點,而袁文才、王佐領導的綠林武裝則為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提供了棲身之所。他們都是對中國革命立下大功的人。
對于嘯傲山林、鋤強扶弱的綠林英雄,毛澤東素來十分敬重。他認為,富有正義感的農民舊式武裝是中國革命的重要力量,可以通過加強黨的領導和政治思想工作,把他們改造為無產階級的鐵軍勁旅。八七會議上中共中央有意留毛澤東在政治局工作,毛澤東對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直截了當?shù)卣f:“我不愿跟你們去住高樓大廈,我要上山結交綠林朋友!”
毛澤東的確是天縱雄才,他只用兩招就消除了袁王疑心,使之心悅誠服、無怨無悔地投奔到毛委員麾下,至死不渝。
毛澤東的第一招就是贈送槍械,以示誠信。
毛澤東的第二招是同仇敵愾,生死相依。
前委對袁、王兩支農民武裝的改造,是井岡山斗爭史上的一篇杰作,不僅使工農革命軍在羅霄山脈中段站穩(wěn)了腳跟,而且造成了軍民團結、萬眾一心的融洽氣氛。在改造的過程,毛澤東樹立了很高的威望。袁文才贊毛澤東是“中央之才”,愿意執(zhí)鞭牽馬,跟他打天下。王佐說:“毛委員是最有學問的人,跟他談一次話,真是勝讀十年書。”
1928年2月,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wèi)軍正式升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下設兩個營,以袁部為基礎編成第一營,以王部為基礎編成第二營,袁文才任團長兼第一營營長,王佐為副團長兼第二營長。昔日的井岡山綠林雙雄正式成為毛澤東帳下的兩員驍將。
“土籍的黨,客籍的槍?!蓖量图茉蠲珴蓶|產生只手撐柱、回天乏力之感。
在改造袁王部隊和創(chuàng)建根據(jù)地的過程中,毛澤東時常陷入煩惱,為井岡山深刻的土客籍矛盾和中央對土匪部隊的過“左”政策而為難。他不只一次地嘆息:“布爾什維克黨的建設,真是難得很!”
在寧岡,土籍革命派的首領是龍超清、劉輝霄,客籍革命派的代表是袁文才、周桂春。他們在一系列的問題,發(fā)生群體之爭、權勢之爭,甚至發(fā)生女色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