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概許多人都曾經(jīng)想過要擁有一輛汽車。在有這個想法,以及這個想法最強烈的時候,一定多是為了心中淡淡的虛榮。這事實你無法否定,而且不要不好意思,虛榮心人人都有,只要虛榮得不太過分,反而會成為人生的一種動力。
QQ汽車曾經(jīng)大紅大紫,風(fēng)靡一時。倒不是因為它質(zhì)量有多好,無非是價格低,加上最初的廣告語直擊人的內(nèi)心罷了。你人生的第一輛汽車,嘖嘖,意味著你花不多的錢,就能躋身于有車一族。
尤其是在過去,私家車還少的時候,有車就是有面子,就是一個人成功的佐證。開車來的和騎車來的這兩句話一比較,頓時后者哪怕生活過得比前者還殷實,也會在感覺上被甩出若干條街去,難免覺得被人小覷。
人年齡不同,閱歷不同,對車的需求也不同,買車的理由和選擇更不同。但起碼,需要一輛車的感覺是相同的。
少年時,剛出社會,為虛榮,只想有輛車,經(jīng)濟拮據(jù),貸款也要圓這個夢。
中年時,買車就不是有了就可以,而是要選牌子,看價格。買車的時候常常是事先做好了預(yù)算,最終看來看去,覺得不過加不多的錢,就能買個更中意的,所以就自然升格,最后付款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超出了預(yù)算一大截,還要安慰自己,買就一步到位,多花幾個錢沒什么。
到了事業(yè)有成,不用再為車的牌子計較時,買車才單純地只剩下了出行方便的需求,乘坐要舒適,自己要有眼緣,其他的都不在考慮當(dāng)中。
我對車的渴望,曾經(jīng)達到過一個近乎偏執(zhí)的地步。那段時間,就是想買一輛車,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先去考了駕照,曠工去駕校上課。每天不再淘寶,覺得淘一些小玩意兒實在是小兒科,浪費時間。而是在網(wǎng)上搜索汽車的信息,看看哪個性價比更高,哪個造型我更喜歡。至于性能,對女人來說,大多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車最終沒有買,不是因為狂熱的勁頭過了,心里的草枯了,而是北京忽然開始限號了,搖號一個舉動,就像一盆涼水一樣,兜頭澆下,給我來了一次降溫。順帶的,駕照也沒考到。心里想著,又買不了車,不著急。
托過不少熟人,看有沒有辦法能拿到一個購車的資格。為這事請客吃了不少的飯,只是最終也沒有能夠達到目的。只能憤恨地?zé)o奈作罷。
然后,這個念頭像冬天的草,潛伏在心中。尤耐不住每次出去赴飯局或者聚會后,別人開車送我回家時的誘惑,一到這個時候,心里就唰唰地向外冒草,瘋狂得攔都攔不住。
去年夏天,和我一起學(xué)車的一個姐們忽然打電話過來,頗為得意地跟我炫耀,在她不懈的努力下,終于搖到了號,馬上就要成為有車一族了。我還有些心酸,覺得落后了別人不少。
等她買了車,特意開出來約我吃飯,然后天花亂墜地邀請我和她一起短途旅游的時候,竟然對她有些羨慕、嫉妒和恨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她很開心,我很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