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我為活躍于美國職業(yè)高爾夫球賽事(PGA)中的崔京周選手頒發(fā)了體育勛章“猛虎獎”。崔選手作為韓國人,在PGA百年史中首次獲勝,可謂一大壯舉。
“馬拉松英雄”孫基禎去世了。日本帝國侵占時期,他在柏林奧運會上獲勝。他讓我們民族在20世紀深深體會到最戲劇性也最感人的瞬間,對我來說,他是個實實在在的英雄。我囑咐秘書長拜祭他的靈堂,追封勛章,并通過代言人送上悼詞:“再一次對喚醒民族之魂的孫英雄致以最沉痛的哀悼。”
馬上就要進行總統(tǒng)選舉了。盧武鉉、李會昌以及國民統(tǒng)合21黨的鄭夢準三人展開最后的爭奪。鄭夢準作為大韓足球協(xié)會的會長,表示將帶領韓國闖入世界杯4強,以此作為競選的籌碼。但時間一長,他的支持率就開始下滑。盧武鉉和鄭夢準都在摸索單一化進程,并就“通過輿論實現(xiàn)單一化”達成協(xié)議。通過輿論調查,盧武鉉成為兩黨“總統(tǒng)候選人單一化”后的候選人。這場選舉實際上成為盧武鉉與李會昌兩人間的大規(guī)模交戰(zhàn)。
選舉最后一天發(fā)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在投票的前一天晚上,鄭夢準宣布放棄對盧武鉉的支持。原因在于,盧候選人在發(fā)表競選演講時,并沒有給予鄭代表提名而提名了別人。這是一件讓人無法想象的事情。此番選舉經過多番迂回曲折,最終盧武鉉在第16屆總統(tǒng)選舉中獲勝。盧武鉉獲得48.9%的支持率,得到1201萬票,李會昌獲得46.6%的支持率,得到1144票。
我對于他的獲勝感到非常高興。雖然已離開政黨,但民主黨的勝利終究是執(zhí)政黨的勝利,所以選舉期間,在野黨頑固地攻擊了無黨派的我。
盧武鉉當選后,于12月23日來到青瓦臺。我在本館玄關處等待。5年前,前任總統(tǒng)金泳三也正是在此地等我。我們共進午餐,舉杯慶賀。他是旭日東升,我已是夕陽西下。我向當選人誠心誠意地說明了朝鮮核安全等緊急問題,當選人向我保證堅守“陽光政策”的實施。
2003年新年過后,我闡明了東橋洞派的解體,指出日后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媒體輿論或政治圈中禁止使用“東橋洞派”這個名稱。我通過秘書長樸智元向民主黨轉達了自身立場。其目的在于表示我將不問一切政事,退休后重新做回一個平凡的市民,同時也不想給新上任的盧武鉉政府帶來負擔。所有人都希望警戒獨裁政治的惡勢力,建立一個新的政治秩序。助后任總統(tǒng)取得成功是我的職責,同事們都表示贊同我的意愿。
與此同時,亞洲太平洋和平財團決定向延世大學慈善義捐。亞洲太平洋平和財團寄托了我追求和平的思想和動機。1994年財團創(chuàng)辦時,國際民主人士大舉出席。之后,積極展開了有關朝鮮半島統(tǒng)一和民主發(fā)展的各種研究活動。同時與國際研究所合作,在多個領域中均有所獲。
亞洲太平洋平和財團在東南亞國家中選定東帝汶和緬甸作為戰(zhàn)略性支援對象國。通過幫助東帝汶重建國家、對緬甸民主化運動做出支援等,展開和平事業(yè)的藍圖。我卸任后,本想在亞洲太平洋平和財團為朝鮮半島的和平統(tǒng)一以及世界人權做各種研究,度過余生。但當時亞洲太平洋平和財團正處在風口浪尖上,在各界不斷非議其財政透明性和運營合法性、財團高層仍被拘留的情況下,這種構想無法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