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媽鄧穎超對自身高度嚴格,對鄧家的親屬同樣也十分嚴格,從不給予任何特殊關照。但她卻以極大的熱忱,在原則范圍內(nèi)盡力照顧周家親屬。顯然,這既是出于她作為長輩的愛心,也是為了替伯伯分憂,讓他能集中精力處理黨和國家的大事。
1959年我第一個孩子萌萌出生,七媽把珍藏的一塊綢緞指名送給她,我用它為萌萌縫了一件漂亮的披風。以后我二女兒蕾蕾、三女兒苓苓,也都穿過這件披風。
60年代初,我們住在西郊總后大院。一天上午,七媽冒著紛飛的大雪,突然來到我倆的住所。當時我們住的是筒子樓,總共三層,我們?nèi)覕D在樓下的一間半房子里,生活條件很簡樸,七媽來了,連個像樣的椅子都沒有讓她老人家坐的。七媽看到我們同其他干部生活上打成一片,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十分滿意。她一邊高興地抱著萌萌逗弄,一邊親切地同幫我們帶孩子的保姆交談,詢問她老家在哪里,生活情況怎么樣,同我們相處得可好。這天,七媽在我們這里待了將近半天,我們的小家也由于她的到來,其樂融融,充滿溫暖。七媽見過的這位保姆,當時還是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家在京郊。時光匆匆,前幾年突然接到她打來的電話,說她已經(jīng)當了祖母。她說七媽那次的親切談話,給她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80年代在西花廳,七媽還回憶起當年來總后看我們的情形。我插話說:“那時我們住在筒子樓的二層,住了十多年”,七媽糾正說:“不對,你們住的是樓下。”七媽是對的,我記錯了。當時我們確實住在一層,后來才搬到二層。
七媽喜歡照相,用的是老式的“徠卡”相機。她特地在西花廳的花園里為爾均和我照了兩張合影,其中一張是在海棠樹下。七媽對這兩張照片很滿意,高興地把它送給我倆。
七媽很關心我們這個小家。80年代中后期,七媽三次找我和爾均到西花廳長談。對于我在電視臺的工作情況也很關心,見了面就要詢問了解,還幾次讓我把自己編導節(jié)目的錄像帶送給她看。
當我歷盡波折在1985年終于被批準入黨時,七媽高興地向我祝賀,鼓勵我說:“在軍是個自強的孩子?!彼€把剛剛出版的《周恩來選集》等珍貴書刊作為禮物送給我,并且特地交代:“這是我用工資買的,其中有兩冊是專門給你的,別人沒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