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播《東方紅》(2)

海棠花前·綻放的記憶 作者:鄧在軍


總理十分擔心文藝界的處境,而他又回天無力,想必是通過組織《東方紅》的演出,正面頌揚革命成果,頌揚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從而影響和改變毛主席對文藝界的不良印象,使中國的文藝界得以避免一場滅頂之災??偫砜芍^用心良苦。他的這種政治考慮又極其微妙,當時不可能給誰明說,但在有意無意之間也曾有過某種流露和暗示。比如,在研究《東方紅》的總體構思時,對如何表現(xiàn)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曾有過不同的想法??偫碇鲝埻怀銮锸掌鹆x,淡化南昌起義。羅瑞卿同志則一再堅持,應該重點對南昌起義做正面表現(xiàn)。陳毅老總也在一旁附和說:是啊,總理,南昌起義還有我一個嘛!最后,總理非常嚴肅地說:羅瑞卿同志,你如果非要表現(xiàn)“八一起義”不可,那只有一個表現(xiàn)辦法:就是批判我周恩來嘛!這樣表現(xiàn)就可以,正確路線是毛主席嘛!總理說到這個程度,陳老總和羅瑞卿同志不好再堅持了。所以,我們最后從舞臺上看到,“秋收起義”有專門的一場設計,而“八一起義”則完全淡化,只留下了一句話:“聽,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了第一聲春雷!”

為了國家安定和文藝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為了保護文藝界的精英,恩來伯伯真是煞費苦心,用盡了心機。遺憾的是,盡管如此,中國的文藝界也只是短暫地推遲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兩年之后,“文革”還是發(fā)生了,文藝界最終還是被認定為“藏污納垢”之地。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另一件事:60年代前期,伯伯在西花廳同我談話時,衛(wèi)士興沖沖地過來說:“總理,天津發(fā)現(xiàn)了你當年寫的一些詩詞,送來請你過目”。伯伯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看,拿去燒掉!”我們當時感到很可惜。后來細想,伯伯早年是很喜愛舊體詩詞的,而且在這方面有著過人的創(chuàng)作才華。他十八歲時寫下的《相逢萍水亦前緣》和十九歲時所作的《大江歌罷掉頭東》,都是才情橫溢、在字字珠璣中展現(xiàn)過人抱負的詩詞精品。但是,后來再也沒有看到他寫的任何一首舊體詩詞。如果說,戰(zhàn)爭年代因戎馬倥惚沒有寫詩的時間,可是建國以后二十多年,他在這方面同樣沒有片言只字,寫下的僅有兩三篇白話詩。伯伯逝世后,我們倒是欣賞過他親手抄錄的李白和沈鈞儒的詩句,說明他對舊詩詞的愛好并沒有減少。我想,伯伯之所以這樣做,他那句“我不看,拿去燒掉”的胸有成竹的回答,同他在審看《東方紅》大歌舞時力排眾議、突出秋收起義、淡化南昌起義的決定,同出一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東方紅》的轉播獲得了極大成功,我受到臺里的多次表揚,同時,自己在藝術和政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