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嚴肅不要娛樂

曾國藩日記 作者:曾國藩


六月二十日,論為學之方

晏起,辰后,筠仙欲歸,又為大雨所阻。午后同筠仙至岱云處,又至黎越喬處劇談,二更始歸。寫應酬字二方。是夜,在黎樾喬處論為學之方,無過主敬之要,主敬則百病可除。自后守此二字,終身斷不敢有隕越。北京城中,天子腳下,人文薈萃之地,全國最優(yōu)秀的學子,盡皆匯集于此。每逢會試時節(jié),聚集京城的學子何啻萬人,但能夠皇榜中舉者,不過百余名,而像曾國藩這樣,能夠留在翰林院中的,更是屈指可數(shù)。曾國藩本人及所居處的環(huán)境,堪稱人才中的人才,尖子中的尖子,精英中的精英,鴻儒中的鴻儒。單是這篇日記中,就跳出來三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頭一個是晚清名臣郭嵩燾,字筠仙。在這一天之前,郭嵩燾已經泡在了曾國藩寓所整整一夜,兩人交流學問進境與體會。

第二個叫黎吉云,字越喬。他是曾國藩的老鄉(xiāng)兼前輩,曾國藩與郭嵩燾理論不下的問題,就來找他論理。

第三個叫陳源袞,字岱云。其人性格剛正耿直,所以他將在曾國藩的日記中頻繁出沒。他最有名的事情,是有一次主考穆彰阿的弟子,對方示意他含糊一下,可他偏不,硬是要碰碰穆彰阿的權勢,由此而聲名大噪,成了曾國藩仰敬的人。

加上曾國藩,出場的四位都是湖南老鄉(xiāng),他們討論的問題是:學問的關鍵,或是要點,所謂論學之方是也。他們得出來的結論是:無過主敬為要。

就是說,作學問要嚴肅,要認真,不能嘻嘻哈哈,不能打情罵俏。

這個說法,會讓受現(xiàn)代教育理念浸淫的現(xiàn)代人感覺到難以理解。知識或思想,難道不應該講究個趣味性、講究個娛樂性嗎?干嗎一定要板起后娘臉,把學問說得這么可怕呢?

實際上,學問的趣味性是要的,但這是對于初學者來說,譬如哄孩子吃的藥,包裹著一層糖,但里邊的藥,是極苦極苦的。學問的趣味性、娛樂性,就在于吸引初學者入門,讓你對這門知識產生興趣,但一旦你真的有興趣了,就會進入抽象思維的狀態(tài)之中,抽象思維是極盡嚴密的,不能具象化。簡單說來,就是抽象思維只對內行人感到興趣,外行人是弄不明白的。任何知識都可以從趣味性開始,并以趣味性展現(xiàn)出來,但思考的過程,是非專業(yè)而無法抵達的,這也是許多人在知識領域淺嘗輒止,無法深入的原因。

出現(xiàn)在這則日記中的人物,都是富有抽象思維的有天分者,對他們來說,學問本身就是最大的樂趣了?,F(xiàn)在他們需要的是,珍視自己所獲得的樂趣,并保持終生。而這種對生命樂趣的珍愛和呵護,就是所謂的敬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