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荀彧和荀攸讓司馬懿產生了一絲親切的話,被稱為“毒士”的賈詡則是讓司馬懿感到一陣陰冷。
漢末群雄時代牛人如云,但是很少有人能牛到賈詡這種檔次,因為正是此人,只用了一句話,73個字,便親手毀掉了漢王朝最后的希望,一手締造了三國亂世。
公元192年,禍害漢王朝三年之久的董卓被王允用計除掉,董卓軍事集團也隨之瓦解,風雨飄搖的東漢王朝終于得到喘息的機會。說不定,亂世就要結束了。
所有人都開始對未來產生了信心,只有西涼兵團很絕望——聽說王允要趕盡殺絕,中原呆不下去了,趕緊回老家吧。
董卓手下大將李傕郭汜也在逃亡行列當中,因為這兩人的馬好,所以跑的比誰都快,但是他們還嫌不夠快,打算解散部隊一個人偷偷跑回家。就在這時,一個文士攔在他們馬前:“兩位,別急?!?/p>
能不急嗎,再不急腦袋就沒了,“趕緊讓開”,李傕不耐煩地舉起馬鞭想把這個不知道從哪里竄出來的文士轟走。
但是文士的一句話立刻讓李傕的鞭子落不下來了:“我聽說長安打算把涼州兵團趕盡殺絕,你們遣散了軍隊獨自回家,一個村支書就能把你們倆捆起殺掉!”(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
李傕和郭汜面面相覷,他們只想著如何安全跑回涼州,但回到兩周后手里沒有了槍桿子的自己會面臨什么命運,這兩人還真沒想過。
“反正橫豎都是完蛋,不如干脆玩票大的,把涼州兵全部集結起來,我們去打那里!”文士把手指向東方,那是長安的方向。(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李傕郭汜震驚地看著眼前的文士,這人誰啊,好大的手筆!
看到李傕郭汜還是猶豫不決的樣子,文士繼續(xù)分析到:“這事兒如果成了,咱們以后就可以打著皇帝的名號到處得瑟了,如果沒成,那大不了再次跑路。”(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后也)
李傕郭汜再怎么傻大粗也聽出來了,這是個無本萬利的買賣,只賺不虧,傻子才不干。兩人對視了一眼,一拍大腿,“拼了!去長安,干他娘一票大的!”說罷,二人下馬朝文士作了一揖:“多謝先生指教?!?/p>
那文士一臉輕松地微笑:“媽的,我終于不用被村支書捆起來殺掉了?!?/p>
這個文士就是賈詡,一句話,七十三個字,把剛剛露出和平曙光的東漢帝國重新攪得天翻地覆,直到李傕郭汜兵敗,漢獻帝被曹操迎到許昌淪為傀儡,漢王朝徹底失去了翻盤的可能。
什么叫“一言可以喪邦?”這就是。什么叫毒士?這就是。賈詡只想讓自己生存下去,至于由此帶來的后果,根本不在他思考的范圍內,數(shù)十萬百姓的生命再搭上大漢王朝四百年的基業(yè),就換來賈詡不用被村支書捆起來殺掉。
這就是賈詡,一個出生在西涼武威,生長在大漠戈壁的男人。他奉行的是來自大漠的狼性準則:為了生存不擇手段。如果說曹操的哲學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倍Z詡的哲學則更毒辣:“寧死道友,不死貧道”。
毒吧?更毒的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