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漢獻帝小朋友非常感動。于是,他當場封曹操為大將軍。
曹操迅速完成了從軍閥到王朝代言人的形象轉變,從此以后,曹操名義上就屬于國有資產了,在政治上立于不敗之地。憑著這張王牌,曹操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并購。
公元197年,九月,曹操東征袁術,大破袁術軍。當年十一月,南征劉表、張繡聯軍,攻克宛城,公元198年五月,東征徐州,斬呂布。公元199年,四月,斬眭固,取河內市……
曹操打地很開心,袁紹這邊后悔的臉都綠了。原來很早之前,謀士沮授就曾經勸過袁紹把漢獻帝接過來,“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但是袁紹沒當回事兒,一門心思想著自己找個皇帝來擁立,結果新皇帝沒找到,舊皇帝到成了曹操手里的優(yōu)質資產,袁紹那叫一個懊惱。
于是袁紹干了一件蠢兮兮的事情:他寫信給曹操說,許都這種地方,濕噠噠的,不如把天子陛下遷徙到我的甄城里來吧。
曹操一接到信就笑了:現在知道漢獻帝這張牌好使了?早干嘛去想?來空手套白狼?。肯胧裁茨??
曹操做的更絕,他沒有直接回信拒絕,而是借天子的名義給袁紹一道詔書,一本正經地教訓了袁紹一番,說袁紹啊,你確實兵多將廣,你也確實實力雄厚,那么朕流離失所的時候怎么沒見到你來勤王???怎么一天到晚看見你不是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就是攻擊別人???你對大漢王朝的忠心何在???
收到這樣一封信袁紹鼻子都氣歪了,他明明知道這根本就是曹操寫的,但詔書就是詔書,蓋著皇帝的大印呢,他能怎么辦?只好啞巴吃黃連,非但有苦說不出,還要寫一封檢討書交上去。
交給誰???名義上是給皇帝,但誰不知道最后會落到曹操手里?袁紹那叫一個窩火,痔瘡都憋出來了,可他一點辦法沒有,誰讓曹操占據了政治制高點呢?
收到的檢討書,曹操樂了,但是樂歸樂,畢竟不想把袁紹得罪地太死,于是曹操又借漢獻帝的手,封袁紹為太尉。
誰知道袁紹給臉不要臉,收到冊封就破口大罵。覺得太尉的級別低于大將軍,自己吃了大虧。
袁紹這人腦子也確實不太好使,當年奉迎天子那么大的名分白給他他不要,現在卻為了大將軍還是太尉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計較。群雄時代軍閥割據,有槍有兵的人嗓門兒最大,誰管你職位是大將軍還是小將軍?
曹操“呵呵”一笑,你要當大將軍那你拿去好了。于是,曹操再一次借漢獻帝的手,把自己封為大司空,把袁紹封為大將軍。
皇帝都在我手里攥著呢,你居然跟我計較官職,真逗。
袁紹除了吃啞巴虧,沒有一點辦法。
不過幸好,袁紹的軍事實力比曹操強大多了,你不把皇帝給我,我就硬搶!
公元199年,張繡在謀士賈詡的忽悠下投降曹操,與此同時曹操用衛(wèi)覬之計,穩(wěn)定了關中地區(qū),放眼整個中國北方,曹操已經和袁紹構成了二虎爭雄的格局。
就算沒有漢獻帝這塊香饃饃,袁紹也不可能容下曹操了。公元200年二月,袁紹率步兵十萬、騎兵一萬,進軍黎陽(今河南??h東北),準備渡河,同時派遣顏良進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
決定北方格局的官渡之戰(zhàn)爆發(fā)。
官渡之戰(zhàn)的結果眾所周知,曹操成為北方地區(qū)實力最強大的軍閥,而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則從此走向了沒落。
不管對于曹操還是袁紹,這都是自身命運的轉折點,與此同時,這場戰(zhàn)役帶來的蝴蝶效應還改變了無數與之相關或者不想關的人,也包括司馬懿和司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