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清外圍" (一 )引 子 俄羅斯作家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 1 89 1 年 5 月生。1 940 年 3 月未滿 49 歲就在窮困中英年早逝。很長時期蘇聯(lián)青年人不知道 有這么個人,如今他的名字家喻戶曉。 他大學一畢業(yè)就獲得優(yōu)秀醫(yī)生稱號,卻在四年后毅然棄醫(yī)從 文,走上了文學這條坎坷路。他臨終前仍對摯友贈言,要摯友堅持 本色,他說“:別放蕩不羈,別 自暴 自棄,別卑躬屈膝。你——就是 你 ,而且 ,看來,這一條是最主要的。” 他的代表作《大師和瑪格麗特》(以下簡稱《大師》)在他逝世后 仍被“默殺”長達 26 年 ,直至 1 966 至 1 967 年間蘇聯(lián)才經(jīng)過刪削后 發(fā)表它??墒?,一發(fā)表它就立即震動輿論界,引起激烈爭論,這爭 ’論一直繼續(xù)到蘇聯(lián)解體。 《狗心》雖是個中篇,卻在布爾加科夫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 只看蘇聯(lián)發(fā)表《大師》后仍禁止《狗心》出版,致使它“墻內(nèi)開花墻外 香",先在國外許多國家“香"了 20 多年,直到 1 987 年 6 月莫斯科 《旗》月刊才發(fā)表它,可知它不同一般。而且它是一發(fā)表立即“香" 了起來,很快被改編成劇本,搬上舞臺,次年又被搬上銀幕,還上了 天:1 988 年 11 月 20 日下午 7 點 40 分我們在北京收看到衛(wèi)星轉(zhuǎn) 播的上下兩集電視劇《狗心》o 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統(tǒng)計,布爾加科夫是二十世紀在全 3 球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據(jù)莫斯科布爾加科夫基金會不完全統(tǒng) 計《,大師》的俄文版本到 2000 年底已出版過 1 30 多次,總印數(shù)超 過 1 540 萬冊。它早已被譯成許多國家語言,搬上舞臺、銀幕。 2005 年俄國把它拍成一部 8 小時的電影并在電視中播放,又掀起 空前的布爾加科夫熱。俄國國營劇團 2006 年 3 月還曾在 日本東 京演出《大師》…… 我國讀者比蘇聯(lián)人又遲 20 年,即 1 985 年冬才看到《大師》的 個別章節(jié),知道這位作家,拙譯《大師》中文本 1 987 年才首次在北 京出版。但 20 年來它已由幾家出版社一版再版,在臺灣出了拙譯 的繁體字本。《狗心》在蘇聯(lián)發(fā)表后,我國讀者倒是當年就看到了 它:拙譯中文《狗心》發(fā)表在北京的雙月刊《蘇聯(lián)文學)1 987 年第 6 期上。 布爾加科夫各個時期的作品里都有許多妙句 (諸如“:當個知 識分子絕不意味著非得是白癡不可”“、就是餓死,我也不會把心和 大腦拿到市場上去”“、崩潰始于我們自己的頭腦里"“、鎖鏈不許我 寫作,可它擋不住我思索”之類)。他的作品像一面面仙鏡,具有慧 眼的人自能從中看到許多東西。他諷刺,但他的諷刺絕非單純的 挖苦、嘲笑,而是引人細細咀嚼。諷喻中充滿善意。他笑,但那笑 是嚴肅的,因為有遠見的他那時只能用笑來表明:功利主義的近視 政策會從深層損害乃至毀掉國家民族的根基。 如果用一句話說明本題,我會說 :布爾加科夫幫助我更深地認 識歷史、社會、生活、人和我 自己。為什么會是這樣? 件件都說來 話長。 一件物品擺在面前,通常我們只能看出它的表面價值,不大會 注意??墒?,當我們得知它的來歷和背后的許多故事后,對它的興 趣便會不同一般。 進入本題之前,我想,應(yīng)該先“掃清外圍",盡可能先把某些與 主題看似無關(guān),實有聯(lián)系的情況、背景交代清楚。這樣,既利于讀者理解后面將要講的人和事,也避免談主題時走入太多的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