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在我睡前,父親怕我無聊,就會塞給我一個半導(dǎo)體,朱紅色的盒狀體,顏色現(xiàn)在我想起來,還是覺得好看。扭開開關(guān),可以聽到很多聲音,聽著聽著我就會睡著。那時候夜間是沒有什么兒童廣播節(jié)目的,無疑都是些時事、歌曲、唱段等等。聽大人的歌曲是百般無聊的,還是要聽,因為確實是百般無聊。我上小學(xué)時最喜歡的就是聽評書,那時的評書節(jié)目像現(xiàn)在熱播的電視連續(xù)劇,火爆得很。每天中午十二點四十到一點二十分是小說聯(lián)播時間,我敢打賭,聽節(jié)目的人肯定要比現(xiàn)在看新聞聯(lián)播的多。哥哥們比我還喜歡聽,我們常常端著飯碗邊吃邊聽,耳朵都是豎起來的。最喜歡的就是《三國演義》,趙子龍單槍血戰(zhàn)長坂坡,張翼德一聲巨吼逼退曹操百萬雄獅,讓我心醉神迷。我常常端著一碗米飯,聽到五十分鐘節(jié)目結(jié)束后,那碗米飯還是原封不動。母親看見了會生氣:“你抱著收音機睡覺算了。”那時候挺奇怪的,為什么著迷一樣?xùn)|西,人們總會把它形容成“抱著××××睡覺”,后來才明白,鐘情于某樣事物,如同愛上一個女人,抱著鐘情的女人睡覺是最浪漫的。聽評書時有時候會不經(jīng)意地看看時間,每次看大約聽了半小時時,就有不舍。不舍是依依的不舍,心里會想,要是節(jié)目時間剛剛開始那該多好啊。那時每天一集的節(jié)目是無法滿足聽覺要求的,聽評書總是意猶未盡。而正是這種意猶未盡,才真正體會得到暢快淋漓的好。這種感覺是過癮的,是踮著腳翹首企盼的感覺。現(xiàn)在看電視劇可以買碟子也可以在網(wǎng)上從第一集一直看到最后一集,卻已不是暢快淋漓的感覺。如果哪天錯過了收聽,就是缺憾,小時候不懂得“缺憾”是怎樣的境地,但知道缺失了一集是真的遺憾,比長大后錯過一個好女人還痛心。
冬夜漫漫,漫漫人生,回憶冬夜,覺得人生是生動的美好。冬夜有種無法比擬的家的親和力。再讀那首《十二月十九日夜》,就更懂得它的好了。冬夜是適合懷念故鄉(xiāng)的,冬夜是回憶的故鄉(xiāng),冬夜是想象的故鄉(xiāng),冬夜是幻化的故鄉(xiāng)。我們圍在火爐邊烤火時,母親會給我們煮“甜酒”喝,甜酒就是“糯米酒”,甜酒酒味淡微,酒體纏綿,撒上一些姜末,煮到鍋間翻滾時,再撒些白糖,會感覺燕山雪花撲面而來。甜酒入口酸酸甜甜,你難以分辨是甜纏著酸,還是酸勾著甜,有往事悠悠的歡喜。這種歡喜是在別處花多少錢也吃不到的人間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