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江蘇援建的“希望工程”喀拉蘇鄉(xiāng)克什喀拉蘇村、科蒙鄉(xiāng)托普村、第三居委會辦公陣地建設項目、第一中學學生公寓樓、職業(yè)教育培訓中心等一批援建項目已相繼竣工,特別是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宿舍樓當年4月才開工,6月就交付使用……
尼勒克縣委組織部長李永健感慨地說:“只有援疆才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加速度’,也只有援疆才激活了每一個渴望發(fā)展的‘細胞’?!?/p>
哈薩克族牧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一條河的父親是這條河源頭的雪山。
江蘇援疆干部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他們真正懂得了這句諺語的含義。淳樸、善良、熱情的尼勒克各族群眾,燃燒起江蘇援疆干部的激情。
武進區(qū)先后組織尼勒克縣招商團赴北京、上海、烏魯木齊、南京、西安、杭州等地開展上門招商活動,參加了西洽會、烏洽會和哈洽會,全面宣傳、推介當?shù)貎?yōu)勢資源和重點招商活動,并在中國最大的政府招商引資網(wǎng)、《走遍世界》《東方生活報》等新聞媒體無償宣傳推介尼勒克縣情及招商項目,引進并簽約的招商項目18項,投資總額25.948億元,正在進一步跟蹤落實的項目8項,計劃投資總額60.87億元。
援疆干部從風光秀麗、氣候濕潤、經(jīng)濟發(fā)達的“小天堂”常州,來到自然條件惡劣的大西北邊陲小城尼勒克,他們的工作環(huán)境、生活條件、飲食習慣、工資收入等與以往比,落差之大可想而知。他們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深深感染著尼勒克人民。
在采訪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尼勒克人對援疆干部深切的感激之情,援疆干部不辭辛苦、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和鼓舞著尼勒克人。著名詩人、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高洪波激情澎湃地說:“援疆的人是大寫的人,走進天山深處的時刻,便張揚了一種神韻;援疆的人是英勇的人,尋找生命的制高點,懷揣一顆最亮最亮的星辰;援疆的人是多情的人,把一段生命交給新疆,把一種忠誠寫進青春,把一份情感贈給永遠,把一頁榮光青史留存……”
通過尼勒克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華林,我們認識了這樣一位援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