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風殘照,準噶爾盆地(4)

詩意尼勒克 作者:鵬鳴


堡壘總是從內(nèi)部被攻破。噶爾丹策零死后,其次子策妄多爾濟那木扎爾和長子喇嘛達爾扎爭位,嚴重削弱了準噶爾汗國的實力。志大才疏的綽羅斯·達瓦齊上臺后,不是馬上恢復安定,而是繼續(xù)殺戮。他的昔日盟友阿睦爾撒納(噶爾丹策零的女婿)提出平分汗國,達瓦齊的寶座屁股還沒坐熱,哪里肯答應。阿睦爾撒納惱羞成怒,向哈薩克的阿布賚蘇丹請援。

哈薩克近百年來一直遭受準噶爾的欺凌,自然不會放棄雪恥仇恨的機會。在哈薩克騎兵和阿睦爾撒納夾擊下,達瓦齊放棄首都伊犁,逃往博爾塔拉。哈薩克人在伊犁大肆燒殺,焚毀了金碧輝煌的金頂寺和海努克寺,從策妄阿拉布坦時代開始經(jīng)營的中亞最后一個佛教中心只剩斷壁殘垣。

1754年春,達瓦齊從汗國各地調(diào)集了4萬大軍攻打阿睦爾撒納。阿睦爾撒納一路敗退,最后決定投奔清朝,借助清朝的力量打垮達瓦齊。

乾隆皇帝見強敵準噶爾汗國四分五裂,混亂不堪,加上阿睦爾撒納一再要求甘為前驅(qū)攻滅準噶爾,終于認為“機不可失,明歲擬欲兩路進兵,直抵伊犁……了此從前數(shù)十年未了之局”。

乾隆皇帝派兵征討準噶爾,達瓦齊卻毫無防備,“終日飲酒,事物皆廢”。等到清軍先頭部隊打到家門口,眾貴族紛紛不戰(zhàn)而降時,達瓦齊這才倉促征調(diào)兵馬,可為時已晚。眾叛親離之下,他被擒獲送往清營。

英雄輩出、心高氣傲稱雄中亞120余年的準噶爾汗國就此滅亡。

準噶爾人的故事并沒有完結,他們骨子里血性十足,桀驁不馴,不肯輕易臣服于清朝。生平命運堪比吳三桂的阿睦爾撒納站出來了,盡管乾隆皇帝賞賜他親王雙俸,可他依然夢想成為名垂青史的準噶爾汗。

乾隆皇帝下令兩路大軍撤回,只留定邊將軍班第、副將軍薩喇勒、參贊大臣鄂容安率500兵丁鎮(zhèn)守伊犁。

阿睦爾撒納見有機可乘,于是以“琿臺吉菊形篆印”向各部發(fā)號施令,集結兵馬,準備武力驅(qū)逐清軍。因他是噶爾丹策零的女婿,又有推翻達瓦齊的聲望,準噶爾人都把他看作了新的琿臺吉,無不向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