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1

民國風華 作者:黎遂


初進中華書局,父親擔任教科書部的編輯,不久又任國語文學部部長。當時教育界有人主張小學一年級不教注音字母,父親就著手編寫另一部不帶注音符號的《新教育教科書國語課本》,銷路大暢,竟超過了素以出版教科書聞名的商務印書館。

1921年11月,教育部“國語讀音統(tǒng)一會”在上海興辦國語專修學校,經(jīng)費由中華書局承擔。陸費逵請父親出任教務主任,次年1月,教育部委任父親為校長。父親半天教學,半天在書局工作,雖是忙碌,心情卻是愉快。

為了實驗新編課本和新教法,父親設立國語專修學校附屬小學,大姐明暉也在這所小學就讀。同時,他們再以語專的名義組織“國語宣傳隊”,到江、浙、滬等地的中小學校宣講白話文和注音字母、新教法的好處。

1922年2月,國語宣傳隊分三路分赴各地,父親帶著大姐明暉和宣傳隊來到寶山、松江、蘇州、無錫、鎮(zhèn)江、南京、蕪湖一帶宣傳。父親已有了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大學、中學、小學都教過,在北京時多次給山東、河南等省教育部門組織的暑期講習班授課,聽課的全都是小學校長和國語教師。他們又到河南開封進行過國語過渡教學法試驗,所以給上海的這些校長、教師們講起課來既風趣又通俗易懂,且其中許多新教法是這些老師們聞所未聞的。父親教得認真,臺下的老師們也聽得認真,都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第六章中華書局一闖將

宣傳隊的另一大亮點,是語專附小的孩子們,大姐明暉也在宣傳隊里。父親講課之前,由大姐用國語音調(diào)唱白話文歌曲,父親操小提琴伴奏。在父親的教導下,大姐從小就學國語,此時已是12歲,國語已經(jīng)很純熟了,大姐長得美麗,洋娃娃似的,其歌喉又嘹亮動聽,這樣的宣傳方式別具一格,很快就引起了轟動,也引起了老師和學生們的極大興趣。宣傳隊每到一地都受到當?shù)卣徒逃块T、老師學生的極大歡迎,取得極好的效果,新文化運動的種子就此生根、發(fā)芽,繼而蓬勃發(fā)展。

父親還在語專增設了國語研究班、專修班、講習班,每年舉辦暑期講習科,招收的對象是各地的中小學校長和國語老師,每期學員都在千人以上。學生們來自沿海及內(nèi)地各省,還有南洋各國的華僑,方言各異,彼此之間交流甚是困難。父親想了個法子,和教員們一起動手,把各地的方言進行語系歸納,再據(jù)其發(fā)聲特點、語法結(jié)構(gòu)等與國語比較、對照,找出異同,制成對照表,方便學員們學習。語專及附屬小學還舉辦示范教學,上海全市的中小學校長差不多全都聽過課。

為了更好地實施新教學法,父親特地把他在北京孔德中學的同事王淑周請來上海,擔任附小的主任。王淑周熟諳啟發(fā)式教育,善于以誘導的方式啟發(fā)張揚學生的個性。所謂啟發(fā)式教學,是根據(jù)教學目的、內(nèi)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fā)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fā)展??鬃釉f:“不憤不啟,不悱不啟”,也是這個意思。當時啟發(fā)式教學在上海獨樹一幟,引起了很多學校校長、國語老師們的興趣,以后便漸漸推廣開來。父親在全校各年級使用注音白話文課本,鼓勵學校們在校內(nèi)只講國語,形成一個人人都講國語的封閉式語境。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 如講故事、朗讀、演小型話劇等等手段,張揚學生個性,挖掘?qū)W生興趣潛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