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樊馨蔓還有陳鐳,三個摸著石頭過河的人碰在一起。樊馨蔓在后來回憶那場會面,幾乎就是沮喪、焦慮和茫然湊在了一起。河是要過的,問題是怎么過呢?
朱波是那種在沮喪的時候,會生出興奮的人。雖然沒有頭緒,但是他的話最多,咒罵天氣,嘲笑樊馨蔓為大家泡的茶,擠兌剛剛進辦公室又馬上出門的某個老朋友。朱波妙語聯(lián)珠地說那些和節(jié)目無關的事,樊馨蔓好像都沒聽見,她心里在一遍一遍地計算場地的座位,想到底多少人入場才合適。陳鐳抽著煙,一邊和朱波聊著,右手用鉛筆飛快地在一張打印紙的背面畫速寫,畫面前的茶杯和煙盒,還有遠處柜子上的《感動中國》獎杯。
朱波突然說:“這節(jié)目遇到難點,問題最主要在我們?!绷韮蓚€人盯著他。他接著說:“問題在我們,是因為我們的愿望還不夠強烈。我必須有點行動才行。”
樊馨蔓和陳鐳呆了呆,一時沒明白他在說什么。朱波迎上他們的目光,一本正經(jīng)地宣布:“為了《感動中國》節(jié)目成功,我決定,從現(xiàn)在起,連續(xù)3個月不換鞋不剪頭發(fā),等節(jié)目成功播出后,我再換鞋剪頭發(fā)!”
碰巧那天朱波穿的是自己并不喜歡的一雙米白色的皮鞋。兩個人看了笑,覺得一個年過三十的電視人能穿這雙鞋三個月,那是太有耐力了。樊馨蔓說:“如果你能做到這個,三個月內我的紅馬甲就不換!”陳鐳見這眾志成城的趨勢,也跟著許了個愿:“為了節(jié)目成功,我連續(xù)3個月戴著這頂帽子不換。”
這種近似孩子氣的玩笑仿佛讓大家重新找到了快樂,找到了一個青年面對困難時才有的那種勃發(fā)的氣概。仿佛這不是工作,而是一個爭強好勝的游戲,信心跟著也回來了。
朱波穿著他那雙米白色的皮鞋,百折不撓地跑經(jīng)費,樊馨蔓則在任何場合都穿著那件紅馬甲,越挫越勇地尋找各路合作者,陳鐳則戴著那頂標志性的帽子,繼續(xù)思考每個人物的細節(jié)。
平時樊馨蔓在外表修飾上是個很在意的人,但現(xiàn)在忽然讓紅馬甲成了她的標志,年輕女生們最早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覺得樊老師最近有點怪怪的。有個不熟悉她的人問周圍的朋友:“樊馨蔓是不是最近買股票賠慘了?”
朱波從來沒留過這么長的頭發(fā),忽然換了形象,讓周圍的人很不適應。梁建增見了他,不止一次地提醒:“頭發(fā)該剪了啊。”朱波忙不迭地搖頭:“不行不行,不能剪,頭發(fā)剪了《感動中國》就不能成功了……”梁建增疑惑地瞪著他,不知這奇談怪論從何而來。那雙米白色的皮鞋慢慢穿成了土黃色,有細心的女同事來問:“朱波,你怎么總穿這雙鞋?有什么特別意義嗎?”他也不解釋。
錢沒著落,但別的方面得推進。候選人大致確定了,經(jīng)過核實后的人物故事簡短地寫清楚,向領導匯報。梁建增看完立刻就有了信心。的確,電視媒體幾乎沒有從這個角度觀察過社會,這群人有的是頭一次面對觀眾,有的是心目中已經(jīng)鎖定的,總體看,贏得觀眾是有把握的。
朱波趁著梁建增滿意趕緊提問題:“梁主任,問題來了,錢不夠?!?/p>
梁建增頭也不抬,問:“差多少呢?”
朱波小心翼翼地說:“差100萬。”
梁建增的目光仍然在人物報告上,沒驚訝,也沒反對。
朱波蒙了。
過了半晌,梁建增抬起頭說:“這樣吧。錢,我這里沒有。但是我可以出面幫你募捐。我和大家商量,讓《新聞調查》《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支援,湊100萬,借給你。如果節(jié)目成功,你不用還,明年的廣告收益自然會填補上。如果不成功,當然也不用你還,但是我會和大家說,你們的錢讓朱波給糟蹋了。怎么樣,不丟人吧?”
朱波苦笑,問:“沒別的辦法了?”
梁建增還是不抬頭,看報告。
朱波怕這個機會也沒有了,趕緊說:“不丟人,就這么干吧?!?/p>
錢到位了,各路人馬順利推進。
戴著帽子工作的陳鐳果然有了靈感。一番工夫過后,人物短片拍出來了,審第一批片子的時候,朱波和樊馨蔓等人是抹著眼淚看完的。再找人談合作時,朱波和樊馨蔓就多了一件秘密武器。他們帶一個小型的視頻播放器,先不說什么事,而是先講這些人物的故事,再給對方放短片看,等把對方看哭了,再告訴他們:“這些人物就是這樣的,你生活中見過這樣的人么?但他們就是真實存在的,為個道理,為個不相關的人,連命都搭進去了,我們也是非常佩服,從內心里非常想把這些事告訴給觀眾。你們說,這事是不是值得一做?另外,你看,我們這是第一次,是沒有廣告支持的。只要能維持住,差不多就行了,就不要當生意做了……”
感動真是有價值的。有了這些人物故事做鋪墊,事情進展就順利多了,沒有人再來計較錢的事情,合作者都被折服了,他們是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心態(tài)參與到這個節(jié)目中來,大家都覺得是在做公益,而不是在做生意。
到最后一臺晚會做下來,轉播車,燈光音響,租劇院,拍攝差旅等等都是最低價拿下的。第一屆《感動中國》還有很多未曾和大家見面的部分。頒獎典禮邀請了很多嘉賓,包括黑鴨子、韓紅、殷秀梅、孫楠、鋼琴家劉詩昆等著名演員和演藝團體。劉詩昆還特地從香港飛來,大家都不要出場費。奇跡般的,如此一場規(guī)模的晚會,在100萬內控制著做下來了。
最初給朱波當頭一棒的舞美制作,后來臺里舞美燈光都幫忙想辦法,最終25萬做下來了。
如今10屆晚會做下來,《感動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中央電視臺“第一品牌”,社會影響力巨大,也為臺里創(chuàng)造了相當?shù)慕?jīng)濟效益,作為單體節(jié)目,從投入和產出上看,它可以說是中央電視臺性價比最高的節(jié)目之一。
沒有參與者會計較錢的事情,大家都是在做公益。推選委員們雖然是于丹、易中天、賈平凹、金庸等名人名家,這么多年過去,每年也就是只拿象征性的1000元稿酬。
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就是感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