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格外“講禮”的吳宏聰老師(1)

平生風義兼師友 作者:楊奎松 易中天 陳平原


陳平原

這回病情兇猛,住院四十多天了,每天與死神搏斗,吳老明顯太累了。我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與手套,遵從護士的指引,繞開各種儀器設備,輕輕拍打著手背,大聲呼喚,昏睡中的吳老師才慢慢睜開了雙眼,抬抬手,面部也略有表情,表示已經知曉。妻子夏曉虹雖也多次拜訪,畢竟隔了一層,叫“吳先生”沒有任何反應,改口跟我叫“吳老師”,他這才努力睜了睜眼。

吳老師的大公子吳行賜告知,院方已下達過好幾次病危通知,但醫(yī)生及家屬都不放棄,仍在盡最大努力搶救。據說,“戰(zhàn)爭”已進入相持階段,任何狀況都有可能發(fā)生——我當然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走出中山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室,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陪同探訪的黃天驥老師以及王家聲師兄都說,為防萬一,須有所準備,建議我接受《廣州日報》記者的采訪。

打開隨身攜帶的小電腦,指點著我和吳老師的眾多合影,講述我們師徒的故事,說到有趣處,暫時拋開那壓在心頭的憂傷。記者要求轉錄我們十多年前在懷士堂前的合照,那時吳老師雖年近八十,仍神采奕奕;我則格外珍惜2011年1月3日我去吳家拜訪,請行賜兄拍的那一張——但愿這不是我和吳老師的最后合影。

其實,關于導師吳宏聰先生,我已經寫過好幾篇文章。1997年11月,在中山大學為吳老從教55周年紀念會上,我做了題為“為人師者”的發(fā)言,談的是其為師之道;2002年7月,趕在吳老師八十五壽辰前,我撰寫了《吳宏聰與西南聯(lián)大的故事》,講述其學術淵源;2007年11月,中大及廣東省政府為吳老做九十大壽,我有事未能趕回,特意請報社送了一百份2007年11月12日的《21世紀經濟報道》到祝壽會上,表達我的心意。因為那天的報紙上,刊有我談論聞一多、朱自清、楊振聲及其弟子季鎮(zhèn)淮、王瑤、吳宏聰的《六位師長和一所大學——我所知道的西南聯(lián)大》,文后“附記”稱:“西南聯(lián)大的歷史,一般從1937年9月算起,可正式上課的時間是11月1日;而今年的11月25日,中山大學中文系將為老系主任、西南聯(lián)大校友吳宏聰先生做九十大壽。作為弟子,我公私兼顧,既談我的導師,也談導師的導師,希望在三代師生的視野交匯處,凸顯一所大學所曾經擁有的英姿?!?/p>

三篇文章相隔十年,涉及一個共同話題——吳宏聰與西南聯(lián)大。最初談及,全憑直覺,隨著年齡及學養(yǎng)的增長,我確信無疑:聯(lián)大的四年本科加上四年助教的經歷,對于吳老師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年輕時親炙民國年間眾多一流師長,這一經歷,使得其眼光、學識與胸襟,均不受日后周圍環(huán)境所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