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月神后裔”的金色城堡(1)

去印度,與諸神同行 作者:小重山


“來到這個被稱作金色之城的地方,讓人感覺好像踏入了一個騎士的故事,或者是一個想象力過于豐富的細密畫展覽。再沒有別的地方能像它一樣讓你聯(lián)想到古代的沙漠光輝和奇異的貿(mào)易之路了。”旅游書里如是說。

這段煽情的文字,也不知誘惑到多少人。稱其為金色之城,也算名副其實。多頂?shù)纳潮そ⒃?0多米高的三峰山(Trikuta)上,用暖黃色的砂石壘成,在太陽下發(fā)出金子般的光澤。

杰伊瑟爾梅爾城堡建于1156年,當時的印度伊斯蘭教興盛,彪悍的巴蒂(Bhatti)人于亂世中崛起,抓住時機建立了杰伊瑟爾梅爾。城堡得名于其建造者杰伊瑟爾·辛格(Jaisal Singh)王公,意謂“杰伊瑟爾的山堡”。據(jù)說當時王公聽信一位隱士的建議,在三峰山頂建造城堡,以避免來自其他方面的攻擊。同期,中國的南宋王朝正在做最后掙扎。

巴蒂人屬于拉吉普特部族的一支,自稱“月神后裔”,吟游詩人則會將其血緣追溯到克利須那(Krishna)神。這幫人就像占山為王的梁山好漢,只不過印度當時沒有統(tǒng)一的朝廷來收拾。公元13到14世紀,亂象叢生,王公們想要什么,就去攔路搶劫,或者偷機倒把坑蒙拐騙。反正統(tǒng)治者都差不多,拉吉普特人只是不加掩飾罷了。

如果不走運,碰到更厲害的強盜,就會招來血腥的報復,所以杰伊瑟爾梅爾幾乎沒有平靜過。不過,拉吉普特人天生就是英雄,從來沒有屈服,其剽悍勇猛和騎士精神令世人敬仰。

莫臥兒時期,沙·賈汗(Shah Jahan)因杰伊瑟爾梅爾王公沙巴拉(Sabala Simha)在白沙瓦(Peshawar)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神勇,不僅封官進爵,而且劃給今屬比卡內(nèi)爾(Bikaner)和焦特布爾的部分土地,給了他不少實惠。

公元16到18世紀,因其地處印度通往中亞的咽喉位置,貿(mào)易往來給杰伊瑟爾梅爾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段時期,王公們對宗教也比較寬容,同時發(fā)展文化藝術,使其逐漸繁榮起來。居民和商人建起漂亮的房舍和宅邸,其中就包括精雕細琢的哈維利。后來航海貿(mào)易發(fā)展迅速,地理優(yōu)勢不再,金色邊城的經(jīng)濟只能靠旅游業(yè)支撐。

如今,這座建立在沙堆上的城堡卻成了瀕危遺跡,毫無節(jié)制的用水和違章建筑使杰伊瑟爾梅爾堡處境尷尬。許多保護組織呼吁游客盡量減少用水,或者選擇城堡外面住宿,以降低對沙堡的傷害。

杰伊瑟爾梅爾堡外墻多為厚重的半圓柱形,頂部四周共計99座碉堡。正門有三重,皆名“Suraj Pol”。第一重門鋪了堅硬的石塊,布滿鐵釘?shù)木扌伍T扇,斑駁陸離,仿佛凝結(jié)著商隊的票號、詩人的吟唱、利箭的呼嘯、騎士的熱血。

通過巨門,仰視可見巍峨的城垛和雄渾的碉堡。這里和第二重門間有段斜坡,兩邊擺滿鮮艷的紡織品和紀念品,還有耍蛇者、藝術家、懷抱樂器的游吟詩人、走鋼絲繩的小孩兒、托著銅缽的修行者,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中世紀。

第二重門是重要的防守體系,城墻曲折蜿蜒,與第三重門間形成夾層。當年守城的拉吉普特勇士在這里向敵人拋下滾木雷石和熱油開水。杰伊瑟爾梅爾不乏悲壯的故事,14世紀,巴蒂人在沙漠里搶劫了伊斯蘭人的商隊,德里皇帝阿拉-烏德-丁·卡爾吉(Ala-Ud-Din Khalji)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包圍古堡長達9九年。戰(zhàn)敗在即,史詩般壯烈的事情發(fā)生了,女人集體投火自焚,男人則披上藏紅花色的長袍,沖出古堡赴死,巴蒂人的英雄杜達(Duda)于此役陣亡。

古堡被圍攻九年古堡被圍攻9年,對缺水的沙漠邊城來說,供水是個嚴重的考驗,不知道他們?nèi)绾沃危?/p>

如果突破第三重門,就到了古堡的大院內(nèi)?,F(xiàn)在的杰伊瑟縮爾梅爾堡里住有5000余居民,巷子里的許多店鋪,皆有雕琢精致的屋頂和門窗。但四處交錯縱橫行的電線,剪不斷,理還亂,實在有礙觀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