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師緣與書緣(1)

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戴建業(yè)


與老師有師緣,與書籍同樣有書緣。本書中翻譯的隨筆《談對作家的偏見》中,英國這位老兄的意見我深有同感。眾口一辭的偉大作家和作品我未必喜歡,比如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就是我“死活讀不下去的書”,我曾與孫文憲教授交流過這一現(xiàn)象,他說自己病中住院時堅持把這部大書讀完了。這倒應(yīng)驗了蘇軾所謂“因病得閑殊不惡”,估計也只有在醫(yī)院病房這種極其無聊的地方,才可能讀完這么冗長乏味的小說。哪怕傅雷的譯筆再怎樣傳神,我與巴爾扎克也無法“親近”。英國作家中我最愛讀朱生豪譯的莎士比亞,梁實秋、卞之琳的譯文味道就差多了?!斗g亂彈》談到了譯事的艱難,也談到了自己對各種譯筆的好惡。思想家中我最喜歡羅素和海德格爾,《閑話羅素》胡侃了自己讀羅素的一知半解:“對于思想家人們只關(guān)注他們‘說了什么’,很少關(guān)注他們是‘怎么說的’。其實思想家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人說的東西深刻得要命,但說的方式笨得可怕;一種人不僅說的東西發(fā)人深省,而且說的方式非常精彩??档潞秃诟駹枌偾耙环N人,他們的著作深刻但沉悶,羅素和叔本華屬后一種人,他的著作深刻而優(yōu)美?!辈贿^令人奇怪的是,對海德格爾的沉悶我能夠忍受,或許是他“說”的方式雖然無趣,但“說”的內(nèi)容很有吸引力。在所有文體中,我最愛看詩詞和散文隨筆,當然對各個詩人和各類散文仍有挑選,譬如,在漢代兩部史學和文學名著中,《漢書》的地位通常低于《史記》,而我個人的閱讀趣味則更近于《漢書》。讀書趣味也非一成不變,早年酷愛唐詩而冷落宋詩,近些年愛宋詩又勝過唐詩,宋人喜歡推崇“人書俱老”,愛讀宋詩大概是由于自己已經(jīng)“身心俱老”吧?!妒勒f新語》、晚明小品和民國時期的雜文隨筆,都是我時常翻閱的枕邊讀物。由于自己在大學里學的是英語,看英國作家的機會自然比別國多,這樣慢慢愛上了英國隨筆小品,由閱讀譯文進而希望閱讀原文。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學還沒有實行如今這種“科學管理”,無須每年填寫發(fā)了多少論文出了多少專著,我在寫專業(yè)文章之余還能保留點個人愛好,不時弄筆翻譯一些英國隨筆小品。本書最后一輯“隨筆譯作”中的譯文,就是那時候小品翻譯的試筆。當時翻譯了好幾十篇,有些當年就發(fā)在文藝刊物上,有些至今還沉睡在抽屜中,有些譯稿則早已飄散到瓜哇國去了。記不清林語堂在什么地方說過,“太太總是別人家的好,文章總是自己寫的妙”,譯文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選出來的這五篇譯作,但愿讀者也像譯者一樣越看越順眼。

感謝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感謝邢福義老師多年來對我的指點教育,感謝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和湖北省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中心對我工作的關(guān)心,感謝教研室同仁多年來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幸好拙文與萬勝先生有緣,不然就沒有這本隨筆集問世,沒有五六本“戴建業(yè)作品系列”出版;幸好編輯劉錚做這套作品系列的責編,不然書中將會出現(xiàn)更多的錯誤。

戴建業(yè)

2015.5.21夜于楓雅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