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指導著報紙工作
受毛澤東的感染,也受毛澤東的委托,胡喬木如同毛澤東那樣,時時注意著報紙。作為“新聞首腦”,又兼著《人民日報》社社長,胡喬木每日打開的頭一份報,便是《人民日報》。
毛澤東閱報時,隨手寫下種種意見,總是批給胡喬木。胡喬木呢?他閱《人民日報》,隨手寫下種種意見,總是批給“范、鄧、安”,亦即范長江、鄧拓、安崗。他的這些信件,到了《人民日報》社,被作為檔案保存下來,迄今猶在。
胡喬木是寫社論的好手,因此對《人民日報》的社論要求頗嚴。1950年6月7日,他給范長江寫信,對于《人民日報》送來請他審讀的“公私工商業(yè)關系社論”認為“寫得并不好,原因是沒有分析”。他要求“最好是重寫”,要說理透徹,“有說服性”,“要把必要的材料成熟地掌握一下,找出邏輯關系來”。他認為,“凡寫重要問題的社論必須充分展開邏輯,才有被人接受和重視的理由”。
此后,胡喬木又多次談及社論的寫作。他說:
“寫社論,選題是政治問題,怎樣寫是技巧問題。社論要有分類,各類社論的性質(zhì)不同,彼此相差很大,對待敵人的社論和紀念性的社論和解決當前問題的社論就不一樣。反駁杜勒斯(引者注:美國國務卿)只要駁倒就完了,不能指示他做什么。紀念性的社論只提出一般性的任務,而對國內(nèi)的實際問題就要提出一些具體任務。”
他還曾這樣說及:
“報紙上的社論應當解決當前的問題,不能去解決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其次,社論的篇幅應該有一定的限制,在時間上也應該有一定的限制。有些社論今天不發(fā)表,明天發(fā)表就沒有意義了,特別在國際斗爭方面。社論不僅要認識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p>
那時尚無“社論寫作學”之類,胡喬木從自己寫作社論的多年甘苦之中,談了不少精辟之見。
他也很注意評論。他說:
“評論是報紙的靈魂,是報紙的聲音。其他的東西雖然也是報紙的聲音,但是評論是它的主要聲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