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舉——考試選拔(1)

間諜王 作者:魏斐德


2月28日上午8點,這些人在立志社門外集合。我們用的是鄧元忠的日期。此日期基于他對該事件的回憶,加上對他父親鄧文儀的采訪。干國勛回憶的開會日期比這要晚一周,是在3月7日。關(guān)于本書中對會議細節(jié)的描寫,則同時取自于二者的敘述。見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8—119頁;干國勛:《關(guān)于所謂“復興社”的真情實況》(上),第36—37頁??禎珊唾R衷寒以及其他十來個人沒有出席。其他關(guān)于把此會議看作復興社創(chuàng)立會的二手資料,誤認為康澤和賀衷寒也出席了會議。與前次一樣,這次會議也沒有設警衛(wèi),僅戴笠一人負責保安。戴笠在門口與他們會面后,便把他們領進了樓房東側(cè)的一間長方形教室里。在面對他們的墻壁上掛著一幅孫中山的遺像,兩邊懸掛著一副對聯(lián),上面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下面是一塊黑板,黑板前有一張寫字臺,后面是一把藤椅。一排小型帶木椅的雙屜寫字臺圍繞著正前方的寫字臺呈馬蹄型排列。這些黃埔的校友們就像教室里的學生一樣按年齡依次排列入座。這時,身穿藍色長袍的蔣介石在鄧文儀的陪同下進來,向大家致意。干國勛:《關(guān)于所謂“復興社”的真情實況》(上),第36頁;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8頁;章微寒:《戴笠與“軍統(tǒng)局”》,第84—85頁。

在這次會議上,滕杰尤其像個班長:當蔣進來時,他喊“起立”,在蔣讓他們坐下之前他向蔣匯報到場的人數(shù)。蔣瞥了一眼名單,然后在黑板上用白粉筆寫道“知難行易,力行哲學”。接著,他開始講話。他不時地提到《孫文學說》和桌上的其他一些著作。講話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話題是孫中山對王陽明“知行合一”理論的發(fā)展。蔣介石說王陽明強調(diào)了知識和行動的統(tǒng)一。而“總理”則指出獲得知識不易,但使用知識卻很容易。我們所應當做的就是“努力”、“力行公正”,這也就是《中庸》里所謂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必可達到目的的意思。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9頁。

講話完了之后,滕杰給每人發(fā)了一張紙,讓這些前軍校生在上面寫下自己對這個新組織領導的選擇。選票被滕杰收集起來后裝進一個信封里封好,然后交給蔣介石。接著“領袖”發(fā)了兩個考試題目:“論裨斯麥的鐵血政策”和“試述合作社之意義”這個合作社是俱樂部或協(xié)會的意思。。他規(guī)定每人在其中選一個題目寫一篇文言文或白話文議論文,長短不論。論文規(guī)定在次日上午8點交。干國勛:《關(guān)于所謂“復興社”的真情實況》(上),第36頁;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8頁。

次日,2月29日上午,這些人回到了那個教室,把論文交給滕杰。這個被定為力行社建社的日期得到張瑪麗(MariChang)的確認。張在臺灣的陽明山審閱過蔣關(guān)于力行社日記的手跡。Chang,TheChineseBlueShirtSociety,p 57。仍穿藍長袍的蔣介石在鄧文儀的陪同下準時進來,滕杰把20多份論文交給了坐在寫字臺前的蔣。蔣戴上眼鏡,開始看這些論文,一邊在上面寫些評語并打分。除了易德明的論文蔣認為不合格以外易德明因此只得了個力行社候補成員的位置。,其余的他交給了滕杰發(fā)還給作者,同時讓這些以前的學生考慮他給的評語和分數(shù)。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他們在前幾個晚上會議上的言談、儀表、在黃埔的班期、經(jīng)歷,以及他們在選舉中得到的票數(shù),蔣便依次給每個人授予在新組織中的職位。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8—119頁;干國勛:《關(guān)于所謂“復興社”的真情實況》,第37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