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關于戴笠入黃埔的說法要有意思和精彩得多。據(jù)說,戴笠于1926年到廣州見蔣介石——也許是備有黃金榮的信——他先去了廣東大學(后來叫中山大學)見校長戴季陶。戴季陶的大名與1925年11月的西山會議派公開連在一起,他在1926年北伐開始后被廣州的國民黨政府叫去任大學校長。但因國民黨內部左右派的分裂,結果導致廣州的政治空氣對他十分不利,戴于是在1926年12月準備離開廣東與蔣介石在廬山會合。Boorman,BiographicalDictionaryofRepublicanChina,3:202。據(jù)說,戴記得這個“小癟三”,并把他再次引薦給了蔣介石。蔣聽說戴笠甘愿為他效勞,做他的“雞鳴狗盜之徒”這是《史記》里的一個故事。講一個被明智地收容來的門徒,以學雞叫誘使看守打開大門,讓他的主子逃走。,非常高興。而戴笠雖已被黃埔六期錄取,現(xiàn)在既然得到蔣介石的接見,他表示,為了侍奉他的新主子,他情愿放棄進黃埔。文強:《戴笠其人》,第183頁。
而根據(jù)戴笠自己后來的說法,蔣介石最初想把他當“勤務兵”用。但是,戴笠想用其他方法使自己成為蔣的要人。戴季陶很欣賞這種為蔣“干”的意愿。江紹貞:《戴笠和軍統(tǒng)》,第25—26頁。于是,戴笠作為總司令的“犬馬”,成了一塊人工海綿,拼命吸收他認為蔣會感興趣的信息。每隔幾天,他就會把以摘要或單子形式寫成的情報送到蔣介石的辦公桌上。沈醉:《我所知道的戴笠》,第6頁。
蔣介石對黃埔軍校最關心的一個方面是學員們的思想意識狀況?!笆Y面臨軍閥分裂主義問題,他要把這個問題從他的軍隊里鏟除掉。他要一支有紀律、有組織且全國性的軍隊,這支軍隊應像德國和日本軍隊那樣服從領袖的意志……他要軍隊單純化而非政治化,他要軍隊與社會分離?!保ㄅc漢斯·凡·德·馮HansvandeVen的私人通訊)。從根本上講,學校的教學大綱意在為這批青年指出政治道德方向。這些青年往往來自于農(nóng)村中農(nóng)的背景,他們的幻想破滅,對現(xiàn)實不滿。教學大綱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經(jīng)過灌輸正確思想、遵守紀律的軍官”Landis,TrainingandIndoctrinationattheWhampoaAcademy。關于這個教綱的準確簡述,見Jordan,TheNorthernExpedition,pp 232—235。。在1925年的一次演講中,蔣對學員們說,中國人的主要弱點是缺乏對集體的忠誠,而中國人的散漫和無組織性是自宋朝以來不斷受外國侵略的結果。Landis,TrainingandIndoctrinationattheWhampoa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