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莫道不銷魂 作者:浣溪沙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注釋】

潺潺:形容雨水滴落聲。

闌珊:衰殘。一作“將闌”。

羅衾:綢被子。

不耐:經不起,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軟禁在汴京。

一晌:一會兒,片刻。

貪歡:指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江山:南唐故國。

天上人間:相隔遙遠,不知是在哪里。

【輯評】

南唐李后主歸朝后,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嘗作長短句“簾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婉,未幾下世。

——蔡絛《西清詩話》

《顏氏家訓》云:“別易會難,古人所重,江南餞送,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歧路言離,歡笑分首。”李后主長短句,蓋用此耳。故云:“別時容易見時難。”又云:“別易會難無可奈。”然顏說又本《文選》陸士衡《答賈謐詩》:“分索則易,攜手實難。”

——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夢覺”語妙,那知半生富貴,醒亦是夢耶?末句,可言不可言,傷哉。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

結句“春去也”,悲悼萬狀。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

花歸而人不歸,寓感良深,若作“春去也”,便犯春意句。

——徐士俊《古今詞統(tǒng)》卷七

綿邈飄忽之音,最為感人深至。李后主之“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所以獨絕也。

——郭麐(《南唐二主詞匯箋》)

南唐主《浪淘沙》曰:“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至宣和帝《燕山亭》則曰:“無據(jù),和夢也有時不做”,情更慘矣。此猶《麥秀》之后,有《黍離》也。

——賀裳《皺水軒詞筌》

《浪淘沙》全首語意慘然。

——許昂霄《詞綜偶評》

結得怨惋,尤妙在神不外散,而有流動之致。

——陳廷焯《詞則?大雅集》

雄奇幽怨,乃兼二難,后起稼軒,稍傖父矣。

——譚獻《譚評〈詞辨〉》卷二

古詩“行行重行行”,尋常白話耳;趙宋人詩亦說白話,能有此氣骨否?李后主詞“簾外雨潺潺”,尋常白話耳;金元人詞亦說白話,能有此纏綿否?

——陳銳《袌碧齋詞話》

李后主詞:“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張蛻巖詞“客里不知身是夢,只在吳山”,行役之情,見于言外,足以知畦徑之所自。

——張德瀛《詞征》卷一

【賞析】

這首詞的藝術成就是很高的,自然率真,直寫觀感,直抒胸臆,因之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它不僅在舊時曾為人傳誦,現(xiàn)在看來也是我國詩歌藝術寶庫中的一件珍品。

——王方俊《唐宋詞賞析》

言夢中之歡,益見醒后之悲,昔日歌舞《霓裳》,不堪回首。結句“天上人間”三句,愴然欲絕:此歸朝后所作。尤極凄黯之音,如峽猿之三聲腸斷也。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此亦托有別情,實乃思念故國之詞,“流水”句,以比“見時難”也。“流水”、“落花”、“春去”,三事皆難重返者。當未流、未落、未去之時,比之已流,已落、已去之后,有如天上之比人間,以見重見別后之江山,其難易相差,亦如此也。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此首殆后主絕筆,語意慘然。五更夢回,寒雨潺潺,其境之黯淡凄涼可知。“夢里”兩句,憶夢中情事,尤覺哀痛。換頭宕開,兩句自為呼應,所以“獨自莫憑欄”者,蓋因憑闌見無限江山,又引起無限傷心也。此與“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同為悲憤已極之語。辛稼軒之“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亦襲此意。“別時”一句,說出過去與今天之情況。自知相見無期,而下世亦不久矣。故“流水”兩句,即承上中說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盡矣,花落盡矣,春歸去矣,而人亦將亡矣。將四種了語,并合一處作結,肝腸斷絕,遺恨千古。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