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受命西征之時,正值反秦起義處于低潮,這時不能與陳勝、吳廣起義的復盛時期相比。雖然楚懷王稱派三萬大軍給劉邦,但劉邦出征時的實際人數(shù)要遠遠低于三萬。其部眾之少,顯然不足以完成滅秦的重任。為此,楚懷王考慮到劉邦兵力的情況,給劉邦的權限是 “收陳王項梁散卒 ”。另外,關中地區(qū)被秦軍重新占領,防御已經(jīng)得到加強,而且早先陳勝一呼百應的局面也不復存在。更為棘手的是,劉邦的使命還不僅僅是西征。當時楚都彭城附近都有秦軍駐扎,對楚國之根基構成了嚴重威脅。如果楚國只考慮北伐及西征,其自身安全就沒有保障。劉邦受命西征還要顧及到楚國都城安全。
因為領到西征的重任,劉邦的實力和知名度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為此他對懷王一直抱有感激之情。項羽雖然也受領了北伐的重任,但項羽深深地感覺到懷王的排斥,很快就用手段殺死了宋義,奪回了兵權,北伐與西征帶給劉邦與項羽兩人的是截然不同的結果。項羽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卓越的戰(zhàn)績,劉邦在軍事上沒有太優(yōu)秀的表現(xiàn),但是劉邦的名聲威望卻得到了提高,取得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