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7月1日,為了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30周年,陳伯達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論毛澤東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的結(jié)合》一書,稱頌“毛澤東同志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最杰出的代表”。這本書成為陳伯達在解放后的一部主要著作。
尤金看了這本書,認為可以譯成俄文在蘇聯(lián)發(fā)行,因為書中強調(diào):“在毛澤東同志的領(lǐng)導下,追隨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的榜樣,我們的黨已經(jīng)是布爾什維克化的革命黨。”不過,尤金以為書名不恰當——書中提到了“馬克思”“列寧”“毛澤東”,沒有提到斯大林!
“陳伯達同志,我建議你把書名改成《毛澤東論中國革命》,這樣更加簡練、切題些。”尤金向陳伯達提出了建議。
陳伯達答應(yīng)了。
于是,這本書的俄文版,便改用《毛澤東論中國革命》。
1951年9月,陳伯達到印刷廠,向工人們演說:“印刷《毛澤東選集》是一項很偉大很光榮的工作。由中國人寫作的最偉大、最好的書,就是這本書,就是《毛澤東選集》。全中國、全亞洲、全歐洲和全世界的工人階級,都要求出版這本書。《毛澤東選集》出版以后,全中國和全世界的工人階級都會感謝大家!”
1953年8月,當人民出版社重印此書中文版時,陳伯達居然也把書名改為《毛澤東論中國革命》。
另外,在1952年5月13日《人民日報》上,陳伯達發(fā)表了《毛澤東同志論革命的辯證法》,對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進行解釋,闡述毛澤東的哲學思想。
另外,因為他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所以在院長郭沫若陪同下,曾到中國科學院發(fā)表長篇講話。
講話稿刊登于1952年9月4日《人民日報》,題為《在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學習會上的講話》。
這時,陳伯達的一系列著作,由人民出版社印成單行本出版,就連《在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學習會上的講話》,也印成米黃色封面的小冊子發(fā)行。他已儼然成為中國的“理論家”。
作為中央馬列學院副院長,陳伯達還負責籌備建立“中央紅色教授學校”,亦即馬克思主義教師學校。1952年12月4日,陳伯達、楊獻珍、陳昌浩與蘇聯(lián)謝甫磋夫教授就這一問題作了談話。翌日,陳伯達等寫報告給毛澤東。
1952年12月10日,毛澤東寫了如下批示:
對陳伯達等關(guān)于籌備馬克思主義教師學校等問題的報告的批語
喬木同志:
將此件抄送各中央局宣傳部長一閱,使他們初步了解中央準備成立紅色教授學校的意圖及其偉大的意義。
毛澤東
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