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詞全從對方寫起,以自身的相思,推想對方的相思,而從對方的思念,則可以窺見詞人的無限愁腸了。
浣溪沙
欲問江梅瘦幾分,只看愁損翠羅裙。麝篝衾冷惜余熏??赡湍汉L倚竹,便教春好不開門。枇杷花底校書人。
【箋注】
欲問二句:此處互喻,以梅喻人,又以人喻梅。愁損,由于愁之過度而使人消瘦。
〔宋〕程垓《攤破江城子》:“一夜無眠連曉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
麝篝:燃燒麝香的薰籠。余熏:麝香燒殘后的余熱。
可耐:同“可奈”,無奈,含可恨之意。便教:即便。
校書人:即讀書人。原指唐蜀妓薛濤,后為妓女之雅稱。此處是借指花下讀書之人。校,校訂、???。此處引申為研讀之意。
〔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