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金波(中國赴越南軍事顧問團第一任炮兵顧問,后任蘭州軍區(qū)炮兵部隊首長):
1950年4月下旬,當時我是炮兵團團長,剛從青島移兵福建建甌,遵照軍委命令準備參加解放金門島的戰(zhàn)斗,并準備進而解放臺灣。要參加那么大的戰(zhàn)役,我特別興奮。
4月底或5月初的一天,我突然接到軍部電話通知:“竇金波,到軍部來一趟,你的任命有變化?!?/p>
我趕緊去了。副軍長劉勇跟我開玩笑:“你知不知道要去干什么呀?”
我隨口說:“知道了?!?/p>
劉勇很吃驚,問:“你怎么知道的?”
我說:“要我當副師長。來福建經(jīng)過南京,特種兵司令部跟我談了一下?!?/p>
劉勇晃了晃腦袋,把一紙電報推到我面前,說:“看一看這個吧?!?/p>
電報說,竇金波調(diào)往赴越南軍事顧問團,立即到南京向華東軍區(qū)司令部報到。我完全愣住了,沒想到剛剛打下天下,又要出“天下”了。這世界變得真快。
沒說的,我立即趕往南京,但心里唯一犯嘀咕的是:“越南那地方還不知道有沒有炮兵呢!”
到了南京,司令部軍務處處長張懷忠是我在膠東時就認識的一個師長,他把我介紹給了正在組建顧問團班子的梅嘉生。梅嘉生向我談了顧問團的組成情況,要我先在南京住下,他說,凡去顧問團的干部家屬都集中到南京來安排工作,你的妻子很快就要從青島來了。組織上知道她產(chǎn)期臨近,一定會妥善照顧。待顧問團人員到齊后,可能去北京接受中央的任務。
大約是6月20日,梅嘉生率領我們顧問團團以上干部近二十人去北京。很巧,華東軍區(qū)副司令員粟裕應中央電召也去北京,列車上掛了一節(jié)專列車廂,我們也就搭乘他的車廂一起走了。事后才知道,朝鮮局勢非常緊張,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爆發(fā)在即,中央同時在考慮解放臺灣的問題,召集高級將領去北京商議對策。在列車上,我發(fā)覺粟裕將軍經(jīng)常沉思。我不禁想,到越南去,一定也是中央經(jīng)過慎重考慮下的決心,這當然是光榮的任務。待我從北京參加了中央首長的會見回到南京時,女兒已經(jīng)降生了。我給剛出生的女兒起了個名字叫“越華”。
田大邦(中國軍事顧問團派往越軍主力團第102團的顧問,后任昆明軍區(qū)副參謀長):
1950年春天,我任第14軍第119團團長,率部向滇西北進發(fā)剿匪,隨即又進至西昌地區(qū),配合友軍剿匪作戰(zhàn)。仗打得很順利,到5月間就班師返回昆明。當我來到洱源縣的時候,突然接到命令,要我一人急返昆明報到,接受新任務。我趕到大理,恰巧碰上副師長王硯泉也接到命令從滇西往昆明趕,我就和他一起到了昆明。我隨即向軍部報到,原來是讓我到越南部隊去當顧問。
我們在昆明集中學習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學習領會國際主義精神,掌握政策。然后由第37師副師長吳效閔帶隊乘火車到開遠,接著趕到了硯山縣。越軍主力308師的兩個團——第88團和第102團——已經(jīng)到了,我到第102團擔任顧問,我的戰(zhàn)友周耀華去了第88團當顧問。第102團團長是武安,政委是黃世勇。武安三十來歲,原先是河內(nèi)的一個工人,作戰(zhàn)勇敢,和我的關系挺融洽。我們團一級顧問最初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聽他們談訓練安排,我們提出意見。看了越軍部隊以后留給我的印象是,越軍戰(zhàn)士忠于祖國,能吃苦,這樣的部隊訓練出來是能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