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傅斯年:學術(shù)界的曹操(1)

陳年舊事 作者:葉兆言


關(guān)于傅斯年先生,始終琢磨不透。先說學問,他的專項是史學,我對這個向來有興趣,最佩服研究歷史的學者。父親生前常說文史不分家,這也是嘴上說說,術(shù)業(yè)有專攻,外行終是外行。傅斯年學術(shù)水平究竟如何,門外漢說不清楚,我畢竟是玩文學,隔行猶如隔山,還是老老實實藏拙為好。

我眼中的歷史,常常是些沒有意義的碎片。譬如婚姻關(guān)系,與傅斯年歲數(shù)相仿的留學生,太多停妻再娶,老一些的魯迅,年輕一些的徐志摩和郁達夫,動靜都鬧得很大。傅斯年的發(fā)妻姓丁,是他同鄉(xiāng),結(jié)婚二十多年,夫妻生活嚴重不和諧。離婚前守活寡,離婚后活守寡,除了名分也沒太大區(qū)別。他硬是熬到一九三四年才離婚,基本上沒引起什么反響,離了也就離了,與前面提到的幾位磕磕絆絆截然不同。這顯然與時代風氣有關(guān),十年前后,輿論環(huán)境完全不一樣,見多了,習以為常。

有反響的是他有幸娶了一位名門閨秀,叫俞大,是俞大維和俞大的妹妹。她是俞家最小的千金,出嫁時已三十歲,絕對老姑娘。俞家姐妹都以英語見長,俞大也是英文教授,臺灣作家白先勇和陳若曦都曾是她的學生。據(jù)說婚事是俞大維這位長兄促成的,人們似乎很愿意接受這樁門當戶對的婚姻。傅斯年同樣大家出身,在山東聊城也算數(shù)得上。

與俞大結(jié)婚,意味著傅斯年有機會與陳寅恪,與俞大維,與曾昭掄,與這一連串的精英成為親戚。這是個舉足輕重,又非常有文化的組合,十分給力,考察中國大歷史,官場上政治聯(lián)姻常見,如此有分量的文化人這么聚合在一起,還真是不太多見。

傅斯年最輝煌的一筆,是五四運動期間成了學生領(lǐng)袖,這是個很露臉很吃重的角色,一輩子的本錢。那時候,毛主席他老人家還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對他打心底里佩服。幾十年后在延安,傅與毛相見,毛舊事重提,略表昔日羨慕之情,傅斯年很知趣,笑著說他們只是陳勝吳廣,不過搗搗亂,成不了大事,蔣介石和毛澤東,才是爭奪天下的項羽劉邦。

真羨慕當年的留學生,出去混幾年,從此吃香喝辣。傅斯年并沒有一直當學生領(lǐng)袖,很快去英國留學。先在愛丁堡大學,然后倫敦大學,最后去柏林大學,學的課程很多,實驗心理學、物理化學、高等數(shù)學,還有比較語言學。俗話說,貪多嚼不爛,我并不覺得他學到多少東西,或許就是些皮毛,但在那年頭,皮毛便足夠蒙人。

傅斯年國外七年,學了多少東西,真很難說。對那一代留洋學生,我們習慣說“學成歸國”,其實也是大概,只能糊弄外行。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無論做什么學問,七年時間都太短了。

很顯然在一開始,傅斯年的學問方向,未必選定了歷史研究。他回國后,擔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和歷史兩個系的主任。再后來, 成立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他是第一任所長,基本上是終身。一般人弄不明白,這個所究竟什么機構(gòu),往白里說,就是學術(shù)大衙門,管得很寬,歷史語言考古人類學都要過問,比今天的社會科學院更厲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