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梁思絮(1)

夢尋南梁 作者:沉石


沉石/文 雷致君/賞析

南梁,是一座山崗,是群山相連的一道道山峨。

南梁,在陜甘寧邊區(qū)的三省交界處,地貌險要,那里有劉志丹,充滿了神奇的故事和傳說,仿佛是夢籠罩那里,吸引著人們?nèi)ヌ綄?hellip;…

我想探秘南梁,緣于去西安拜訪劉力貞老人的一次談話。那天,我走進劉力貞的家里,迎接我的是83歲的老人,只見她滿頭銀發(fā),頭梳得很整潔,兩眼閃著銳意的光澤,鼻梁高高的,有一種文人特有的氣質(zhì)。?那一刻,我試圖從劉力貞的臉上尋找她父親熟悉的形象,朦朧中,我睜大了眼睛,在她的背影后面,有一幅劉志丹的相框掛在墻上,猶疑時空在轉(zhuǎn)換,還是影與心的交融,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劉志丹的化身。

我上前緊緊地擁抱著劉力貞,從心底涌出一句話:“您太像劉志丹了!”

我轉(zhuǎn)身走近劉志丹畫像前,敬重地躹著躬,劉力貞有些激動,拉著我坐在她身邊,講了她記憶中父親的一個個往事。劉力貞深情地對我說:“我的童年,大多是在南梁度過的,那里有我父親指揮打仗的窯洞,也有我和母親生活的記憶,你應該去南梁看看!”

南梁,又一次刻在我的腦海里,而這一次是劉力貞盛情的邀請和傾心的回憶,我答應老人家,去南梁,一定去南梁。

深秋,仿佛金燦燦的一抹油彩,把陜甘寧邊區(qū)的南梁涂成了一個紅艷艷的畫廊。汽車翻越山谷野坡,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層次各異的山林色彩,淺紅之間能看到桔黃的點綴,走近了,才知道是滿枝頭的柿子;攀爬的紫藤叢里,隱隱約約閃爍著血紅色的果子,那是黃土高原的山里果,還有帶刺的粒粒酸棗,把一個隱蔽在山溝的南梁,裝飾得風情多姿,情趣逸致。

行走在山與山之中,我的心境在變化,每一座山麓翻動在眼前,宛如翻閱著一遍遍歷史,在原始的山谷里,似乎有一種靈魂在縈繞著什么,那一刻,我真的屏住呼吸,在靜靜尋找著劉志丹的足跡……

南梁的山嶺很有特色,嶺與嶺雖說相連,但每一道梁獨立成篇,在縱深中又埋伏著另一道景致。當我走進梁崗深處,在背面才發(fā)現(xiàn)是一座窯洞,長長的峽谷中,有窯洞相連的戰(zhàn)壕,在樹叢交織處可以翻山穿行。

我小心翼翼地沿著一條彎曲的山路,踩著黃土巖沙融合的階梯,走到窯洞口前,一座雕像迎面而來,是劉志丹,是劉志丹戰(zhàn)火中的形象。那高高的鼻梁,一雙銳氣十足的眼睛,透露出軍人的堅毅和智慧。他那深邃的目光,正好與晚霞折射的一道光芒相映,仿佛在與天宇對話,留下許許多多帶著陜北口音的語言……

我輕輕撫摸窯洞,似乎讓自己的心靈靠得再近些,想聽聽埋藏在黃土高坡的故事,又似乎怕驚動了歷史塵封的那個時空。烽火的歲月,劉志丹從這里站住腳跟,逐步在陜甘寧邊區(qū)發(fā)展根據(jù)地,擴大了紅軍的隊伍。

在窯洞的長狹的山溝對面,還有另一座相對應的窯洞,那是習仲勛的指揮所,一旦有了險情,相互之間有個防備,可以在極短的時間里轉(zhuǎn)移,組織反擊。

而今,雖說八十多年過去了,然而,鑲嵌在山丘的窯洞,卻依然透射著一種歷史的豪邁。陳舊的桌椅,還有那一盞盞熏黑的小油燈,仿佛向后人述說著南梁和劉志丹的傳奇故事。

往事如煙,傳奇刻在南梁百姓的心里。當年跟隨劉志丹當過騎兵的老大爺,拉著我的手,沿著南梁的山野八道梁崗,邊走邊從心底吟唱起來,那一聲聲帶著黃土高坡的韻味,那一字字飽含著陜甘寧邊區(qū)百姓的思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