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富蘭克林·羅斯福 (4)

總統(tǒng)style 作者:弗雷德·格林斯坦


啟迪

政治技巧

如何才能在錯綜復雜的政治系統(tǒng)中取得成效?羅斯福的總統(tǒng)生涯充滿了回答這個問題的真知灼見。未來的總統(tǒng)們開始工作時或許可以借鑒羅斯福在“百日新政”期間的經(jīng)驗,確定如何與國會互動、何時是提交議案的最佳時機,甚至也可以從羅斯福改變立場,轉(zhuǎn)而支持銀行存款保險議案上學習如何將失敗轉(zhuǎn)化為表面上的勝利。他們也應同樣深入研究羅斯福在國際事務中的靈活性,尤其是研究他如何在慕尼黑會議后耐心、漸進地使美國與西方民主國家形成聯(lián)盟,研究他制定《租借法案》所展示的政治想象力。不過,羅斯福的繼任者們也需要從他的失誤中吸取教訓,這些失誤大多是因為他不愿意將自己的直覺和盤托出,與顧問們一起討論。

政治遠見

對那些從大蕭條和二戰(zhàn)熬過來的人來說,稱一位具有羅斯福那樣超凡號召力和豐富想象力的領袖缺乏政治遠見委實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大大的不敬。不過,羅斯福制定政策時往往依賴直覺有余,而依賴理念或分析不足。在國際事務中,羅斯福對民主的堅定信仰和對權力關系的直覺判斷為美國的政策提供了連續(xù)性,慕尼黑會議之后尤其如此。但在國內(nèi)事務中,羅斯福的觀點往往陷入模糊不清和自相矛盾之中,其政策活似一個大雜燴。羅斯福傳奇般的智囊團成員之一、哥倫比亞大學經(jīng)濟學家雷蒙德·莫利給出了一個有力的證據(jù)。有一次,羅斯福的顧問組對關稅政策爭執(zhí)不下,莫利給羅斯福拿出了兩份意見相左、針鋒相對的政策講話。讓莫利“啞口無言”的是,羅斯福竟指示他“將它們合二為一”[18]。

“百日新政”的立法過程充分說明了對待政策內(nèi)容的隨便態(tài)度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一些新政條款相互抵觸,收效甚微;還有些政策的效果適得其反。譬如,經(jīng)濟法案具有通貨緊縮的性質(zhì),它抵消了那些具有通貨膨脹性質(zhì)的救助措施的作用?!秶夜I(yè)復興法》執(zhí)行之前,因為企業(yè)急于在價格和工資調(diào)控生效前完成訂單,這已經(jīng)激發(fā)了經(jīng)濟的活力。然而,該法生效之后,市場力量會遭到干涉,進而妨礙復蘇。[19]所以,那種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締造了經(jīng)濟復蘇的觀點很少遭到質(zhì)疑,這不足為奇。

情商

羅斯福展示的是一幅復雜的情商畫面。母親的嚴格管教使他養(yǎng)成了“選擇性坦白”和“創(chuàng)造性欺騙”的習慣,塑造了他精于操縱和高深莫測的領導風格。即便有時實際形勢證明這并不可取,他亦照行不誤。羅斯福還具有對令人不快的事實一笑而過的驚人能力。盡管他的健康狀況急劇地每況愈下,但他對尋求第四個任期的決定無怨無悔;成功當選后,他竟沒有向副總統(tǒng)杜魯門透露半點有關曼哈頓計劃和雅爾塔會議的內(nèi)容。這兩點說明,羅斯福的性格并非無懈可擊。[22]

盡管如此,羅斯福完全應該得到霍姆斯的稱頌,他的性情非常適合用來鼓舞公眾的信心。1933年,他向美國人民保證,美國需要害怕的只是“莫名其妙、喪失理智、毫無理由的恐慌”。當然,他本人當時是否無所畏懼,我們不得而知。1941年12月8日,他向全國宣布:“美國人民將用正義的力量,勇往直前,取得徹底的勝利。”他是否真如表現(xiàn)出來的那樣超級自信,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即便他所傳遞的僅僅是表演大師般的絕對自信感覺,這也充分說明,他所擁有的異乎尋常的健康情緒正是那個時代所不可或缺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