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當然也不能坐視,親自率軍渡河迎擊武勃,雙方在士鄉(xiāng)(今河南洛陽東)遭遇。
武太守豈是馮將軍的對手!一陣激戰(zhàn),武太守敗得一塌糊涂,手下將士光是被割掉腦袋的就占了一半。在這成堆的腦袋中,就有武太守本人的。
這時李軼仍然坐觀,看著武太守的部隊被馮異砍來砍去,就是按兵不動。
馮異之所以北上南下如入無人之境,干脆利索地從武太守那兒割下5000多顆腦袋,除了他本人神勇,工作能力太強,還與李軼默契的配合有關。
李軼熟視無睹也好,想幫助馮異建功立業(yè)也罷,反正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xiàn)了跟馮異相約的諾言:用自己典型的不作為來支持馮異。
馮異見李軼投降之心既真誠又迫切,加之自己擴大勢力范圍的目的已經(jīng)初步實現(xiàn),就把自己跟李軼通信的事情報告給劉秀。——把這事老是壓著也是不行的,前線將軍私自通敵,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小事。
劉秀接到報告,立即決定除掉李軼!
劉秀是深惡痛恨李軼的,除了因為他是挖坑害大哥的策劃者和骨干,兩年前的那場陰謀差點把自己玩掉,還因為李軼人品之惡劣,已經(jīng)根本不值得信任了。
劉秀對李軼的厭惡超出對任何人,他早就想除掉李軼了,只是沒有機會,現(xiàn)在,機會來了。
但是,劉秀又認為,李軼又是李通的弟弟,直接把他干掉固然一解心頭之恨,卻會帶來至少三個不良影響:
一是在妹夫李通那兒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二是影響自己的君子形象,一個親戚,又率部投降了,還有什么恩怨不能化解?三是讓已經(jīng)或者打算投誠的人心寒,李軼如此誠心尚且得不到寬恕,至于我們,還說啥呢?
劉秀除李之心已定,選擇了一種很節(jié)能的方法:借刀殺人。
這種方法便捷又節(jié)約資源,既具有相當?shù)募夹g含量,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劉秀答復馮異,李軼為人狡詐,為人處事往往讓人摸不著頭緒,不可輕信。同時,他又故意把李軼寫給馮異的信出示給各地各城池守備的將領,要求大家加強戒備。
劉秀這樣做就等于把李軼約降的事公布于眾。很快,更始的大司馬、與李軼共同鎮(zhèn)守洛陽的主帥朱鮪知道了這事,十分惱火!
李軼你小子太過分了!你大逆不道,私通敵人!你不夠哥們兒,這樣做也是對我的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