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央領導和我們最擔心的事,必須趕在這種情況出現(xiàn)之前完成我們的撤離任務?!睏顫嶓忾L在接受我采訪時說。
“不惜一切代價,趕在最嚴重的事態(tài)發(fā)生之前,進行我們的撤離行動!”
熟諳國際事務的外交部理應擔此重任!可一個“撤”字,談何容易!
幾萬人,到底要派多少架飛機?200架,還是300架?這么多的飛機一下就能從國內(nèi)抽出來?即使抽得出來,就能一下飛到途經(jīng)好幾個國家的利比亞?再說,那邊的機場、海關都已癱瘓,怎么飛得進去呀?
飛機不行,靠雙腳跑出來?往哪兒跑?利比亞一面臨海,三面是沙漠,在地中海的南岸,距對岸的歐洲大陸快速輪船要開十幾個小時,跳海必定是死;另外三個方向皆是大沙漠,白天溫度高達攝氏五六十度,夜間零度以下,走進去同樣必定是死。
真的都是死路一條?
不,過??梢杂么?;
不,走沙漠可以坐車子甚至騎駱駝;
不,空中飛機還是要用的,即使海關沒了,機場封了,只要跑道還在,就有辦法。經(jīng)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批準,中國人民解放軍隨時可出動軍機參與撤離!
海、陸、空……一切可以用的手段,全都可以動用!
此刻的宋濤副部長凝視著西亞北非地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忽地,宋濤眼睛一亮,他想起了地中海一帶流傳的諾亞方舟的故事……
利比亞地處非洲北部,整個國家最重要的城市幾乎都在北部的錫德拉灣海岸線上,中國承包的工程和勞務人員約有五分之三都聚集在靠近北海岸線一帶的城鎮(zhèn)里。如派出幾艘大船,每艘船接走2000人,那么只要它們駛離利比亞海岸,就可以保證他們脫離險境。從直線距離看,與之相鄰的希臘克里特島和馬耳他離利比亞僅有360海里和150海里。走海路,把他們盡快運送到安全地區(qū),是撤離大批人員的最佳選擇。
“這不是我們撤離所要找的諾亞方舟嗎?”宋濤內(nèi)心一陣激動,趕忙俯下身子,開始不停地用尺子在地圖上測量著各點之間的距離,又找來領保中心的同志在地圖上標注中方人員的具體位置,并向海洋專家請教從海路撤離的可行性。
經(jīng)過周密測算,宋濤心中有了把握,他及時向楊外長和張志軍書記作匯報并經(jīng)同意后,又要求黃屏、郭少春和唐立迅速聯(lián)絡我駐希臘和馬耳他使館,立即制定打通海上生命通道的具體方案,提請中央決策。
從海上撤,可船從哪里來,從國內(nèi)派還是租外輪?利比亞鄰近國家能否接受我撤離人員入境休整中轉?更為關鍵的是,船只能不能到達相關的利比亞港口,靠得了岸,載得上人?這些是中南海、外交部和億萬中國人民當時最為關注的。
船,可以租借,租借外國人的船,還可動用我們自己的船。宋濤想到這里,一個電話打到國資委。
“國資委,可以動用我們在海外的船只參與利比亞撤僑嗎?”
“可以。要漁船還是要萬噸巨輪?”國資委的負責人說。
“漁船?漁船到得了地中海?得多長時間呀?”
“這倒是。那就調(diào)其他船去吧!要多少?”
“嗯,先去班加西或者的黎波里港,有十條八條都行!”
“好的,我們馬上通知有關公司……”
國資委負責人馬上通知中遠集團、中海運集團公司,命令他們馬上調(diào)距利比亞最近的船只,前去完成撤僑任務!
中遠、中海運集團公司接到十萬火急的命令,刻不容緩,立刻通知:
“新秦皇島”輪、“新福州”輪、“天楊峰”輪改變航向,全速前進,去利比亞參與撤僑任務!
“明白!改變航向,全速前進!目標:利比亞!”
“駐希臘、馬耳他使館,請你們馬上勘察和摸清是否可以接收從利比亞撤出的10000至15000名左右的同胞到你們那兒,關鍵是看看能不能租到船,安排我方人員進行中轉……”宋濤撥通了中國駐希臘大使羅林泉、駐馬耳他大使張克遠的電話,向他們下達了命令。
“是,我們馬上行動?!敝袊笫桂^立即展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