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樓的唱片,中年時代最多,昆曲皮黃都有,最晚的是在一九三一年和梅蘭芳合灌的全出“霸王別姬”。楊小樓的唱片主要內容是念白,從他的唱片中可以發(fā)現武生唱念的特點,很清楚地分別出“長坂坡”的趙云和“霸王別姬”的項羽。這兩個角色的念字、發(fā)音和氣勢,都表現著不同的性格和劇本規(guī)定的情景。還可以從唱片中聽到名鼓師鮑桂山襯托語言情緒、富有節(jié)奏感的鼓點子。楊小樓的鼓師鮑桂山,琴師耿永清,俱相從楊數十年。
長城唱片公司錄楊小樓的唱片,相當慎重,鑒于當年楊小樓、郝壽臣在高亭所灌的“連環(huán)套拜山”不夠完整,特為續(xù)錄一面,俾成全璧。又在楊梅合演的“霸王別姬”唱片中分用兩堂場面,權衡場子輕重,處理名次上下,使楊梅二位銖兩悉稱,成為真正的合作,例如第一面楊左梅右,第二面梅左楊右,分配極平均。該公司總經理葉庸方事必躬親,用心極苦!
楊小樓對于電影也有興趣,梅蘭芳在《我的電影生活》中記載的楊老板笑著說:“你們老說我的戲演得如何如何的好,可惜我自己看不見,要是能夠拍幾部電影,讓我自己也過過癮,這多好呀!”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演員是如何熱愛自己的藝術而渴望看到自己的表演,電影藝術恰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以后明星影片公司曾經計劃約我與楊老板合拍“霸王別姬”有聲片,可惜沒有能夠實現。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對于楊派藝術極度愛好的周志輔先生曾就日光下用活動攝影機在北京吉祥戲院為楊小樓拍攝了舞臺演出“寧武關”的片段。次年二月,名票張伯駒在福全館堂會中唱“空城計”,特煩楊小樓反串馬諼,也攝了片段電影,大約楊小樓傳世的紀錄電影,僅此二段而已!
本文之成,獲得周志輔先生甚多寶貴的意見。特此致謝,并轉錄周先生一段文字,來作本文的結尾。楊小樓能得俞氏之神髓,其近似處則大刀闊斧,氣象萬千,其不似處則仿佛松懈省力,而實則邊式漂亮,在規(guī)矩之中,寓變化之致,神乎其技,蓋藝而近于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