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酒的,濃度(1)

好日好旅行 作者:葉怡蘭


氣候異常,夏天一年比一年炙熱,遂而對“水割”與“highball”兩種威士忌喝法益發(fā)沉迷。

時間通常是在家的晚餐時光,煮好飯菜端上桌后,總忍不住晃到酒柜前,一面斟酌今天的菜色口味,一面打量尋思著,嗯,這會兒,喝哪一款好呢?

我習慣的調制步驟,是某年在一次Suntory威士忌品酒餐宴中,和日籍威士忌專家學來的水割法:

1. 選一只瘦長的高杯,冰塊加到滿杯。

2. 倒入威士忌至約三分之一高度。

3. 以長匙采劃圈方式快速攪拌十三圈半。

4. 再次將冰塊補滿。

5. 加水到約八分滿。

6. 再次以長匙采劃圈方式攪拌三圈半,即成。

至于highball,則是在步驟五的加水處,改成加蘇打水或氣泡水就可以了。

——不要問我為何是十三圈半而不是十三圈或十圈半……總之我想,攪拌圈數(shù)應是跟冰塊溶解為水后所形成的濃度與冰涼程度有關吧!

——另外,若要講究起來,水與冰的使用也有門道:比方冰要長時間凍存而成的“老冰”,水則最好是水質硬度與威士忌釀造水源相當?shù)娜?,若能使用同一水源的水更佳……不過這種玩法到后來往往搞得龜毛太過,說到頭,還是隨興些好。

雖是早已習得的喝法,但說老實話,其時只覺果然爽口,卻不曾真正留下深刻印象。

一直到后來,在酒商邀約下進行了一趟日本威士忌酒鄉(xiāng)之旅;旅途中分別造訪的“白州”與“山崎”兩家威士忌蒸餾廠固然讓我于威士忌領域的眼界視野均更上層樓,然在酒廠參觀之外,連串午、晚餐與深夜的酒吧續(xù)攤,親身領略了日本人之如何享受享用威士忌,卻更令我大有所獲。

在日本的酒文化里,酒與食,是定然不可分的。

酒之功用酒之意義在于佐食。酒之悅樂,也少不了食之襯搭,方能圓全盡美。

這一點,光看傳統(tǒng)日本酒如清酒與燒酎,不管是在地釀造思考或品飲習慣,都強調與食物水乳交融;以及當?shù)貜木泳莆莸骄瓢纱蠖喽寄芴峁┴S富精彩的各式美味菜色,即可見一斑。

日本酒之外,在日本喝威士忌也是一樣。

在西方,說到佐餐幾乎就是葡萄酒一酒獨大,威士忌、干邑等烈酒,則大致還是以單飲為多,至多配點下酒小點而已。

然到了日本,還是得邊吃邊喝才痛快!

說到威士忌與料理相佐,素來好奇心旺盛、什么飲料都想拿來和食物配配看的我,幾年下來,還真的累積了不少體悟與心得。

整體而言,我的經(jīng)驗是,由于威士忌的酒精度高,口感刺激,加上多喝易醉,且味道也常偏向有棱有角、個性濃烈,故不能不承認,比之清酒、燒酎與葡萄酒來,在佐餐上確實更有難度。

故而,日本最常見的水割成了絕佳的解決法:

足量的水沖淡了濃度和酒精度,冰塊則使口感變得柔和而爽口,瞬間撫平了威士忌原本的剛烈之氣,變成可以輕輕松松一口接一口的好喝飲料,和各種料理,竟而也就這么順理成章地琴瑟和鳴起來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