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長路遠,努力前行——回憶胡適研究的歷程(8)

心長路遠:胡適研究的歷程 作者:耿云志 宋廣波


建立胡適研究會的事,比較容易辦??梢栽诿裾康怯浀囊患墝W會——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會的下面設一分會,這樣可不必單獨申請逐級審批,很麻煩,而且說不定會在哪一級被擱淺。我是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會的常務副會長,可以兼一下胡適研究會的事。從此以后,我所發(fā)起和組織的所有胡適研究的活動,都是用胡適研究會的名義進行的。

編輯《胡適全集》的動議,安徽教育出版社最先做出回應??赡苁?992年的秋天,該社的幾位領導人來北京找我,表示他們有決心擔任出版《胡適全集》的事,以后往返商議多次。我考慮此事由安徽的出版社來做是比較合適的。而教育出版社在當時都是比較財力雄厚的,承擔得起成本付出,所以,我同意同他們合作。

后來,在如何主持編輯工作等問題上,我和出版社的人意見不同。幾經(jīng)交換意見,結果仍按他們的意見,由出版社主持全部編輯工作。我的意思,由研究有素的學者組成的編委會來主持編輯工作,可能對于保證學術質量有好處。既然由出版社主持工作,我就沒有多少責任了。我一向不愿做掛名的事,所以,提出辭去副主編的頭銜。出版社方面堅決不答應,隨后又有海內(nèi)外的朋友出面勸留。擔任主編的季羨林先生也打電話來,要我一定不要辭職。他甚至說,無論如何,你的名字一定要保留。在此情況下,我若再堅持辭職,似乎不近情理了。我雖身為副主編,實際上很少參與?!逗m全集》于2003年出版,除了保留《胡適文存》(包括《胡適論學近著》)及《中國哲學史大綱》的獨立專著形式,是我一再堅持的原則之外,對其他方面,我都沒有資格承擔其責任。作為第一部《胡適全集》得以在大陸出版,盡管其中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其意義與價值還是不容抹殺的。對此,安徽教育出版社和參與編輯工作的所有學者的勞動,應當予以肯定。

1993年、1995年分別在青島和上海舉辦第三次、第四次胡適研討會。青島的會,得到當時在青島社會科學研究所工作的王書君先生的大力幫忙,會議圓滿成功。上海之會,是與華東師大歷史系合作舉辦的。其間,時任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副主編的曹伯言先生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那次會議,參加的學者人數(shù)較多。我們第一次請到了胡適擔任駐美大使時的秘書傅安明先生到會,他對那一段時期胡適先生的生活與朋友交往知之最多。

青島會議的論文選編入我主編的《胡適研究叢刊》第一輯中(1995年5月出版);上海之會的論文選收在我主編的《胡適研究叢刊》第二輯中(1996年出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