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元培:革命時期的蔡先生(1)

溫柔和激蕩 作者:徐迅雷


1907年8月底,年屆四十的蔡元培由柏林遷往萊比錫。學期開始后,在萊比錫大學哲學系注冊入學。有意思的是,他在學籍卡上所填寫的年齡為35歲,他可能覺得40歲不能入學了。他聽課并研究哲學、心理學、美學諸學科。在生活上,他開始了素食,“一直吃到民國十年”,盡管后來因腿疾在醫(yī)生勸告下恢復了肉食,但還是偏重素食。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的次月,蔡元培動身回國。這次留德前后四年,他與各方革命志士保持密切的書信聯(lián)系,除了求學之外,他還編著了《中國倫理學史》等一批學術(shù)書籍。

抵達上海后,蔡元培于12月7日回到杭州的家,探視夫人黃仲玉,子無忌、柏齡,女威廉。日記記載三個字:“返杭州?!?/p>

歸心似箭,為了家更為了革命事業(yè)。兩天后他又趕赴上海,隨后去南京。12月25日,孫中山由歐洲回抵上海。12月29日,蔡元培在南京出席臨時大總統(tǒng)選舉會議。候選人是孫中山、黎元洪和黃興3人。當時17省代表參選,每省1票,孫中山以16票當選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tǒng),黃興得了1票(見《孫中山年譜長編》第604頁)。

開天辟地,辟地開天。1912年1月1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權(quán)——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1月3日,蔡元培進入孫中山的內(nèi)閣,被任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最初孫中山提名章太炎為教育總長,因各省代表會中有不少反對者,因此改為提名蔡元培,由黃興向代表會說明,經(jīng)投票一致通過。蔡元培曾力辭,但不允。

民國初創(chuàng),如何用人、用什么人是一個難題。1912年1月12日,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給教育總長蔡元培有一封復信,收錄在《孫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其中主要談的是用人問題,孫中山的主張是“惟才能是稱,不問其黨與省也”,具體談到章太炎,他說那只是友誼上的小嫌隙,不能拿他跟“反對民國者”作比(見《孫中山全集》第二卷第19頁,中華書局1981年8月第1版)。在《蔡元培全集》第二卷附圖中,收錄了該信的手跡。

孫中山屬于意志非常之人,他曾對蔡元培說:“我不善處成功,而善處失?。挥?,我的精神愈煥發(fā)?!倍诒姸嗟慕B興籍辛亥志士中,若要“論資排輩”,那么蔡元培先生當然排在首位。然而,“蔡元培比起其他一些辛亥志士來,與孫中山的交往不能算是最密切的,他們之間的友誼既無洪波巨浪,也無傳奇色彩,用一句俗語來形容倒是很恰當?shù)模骸又坏缢 睂W者胡國樞在《孫中山與蔡元培的真摯友誼》一文中如是說(見《孫中山與浙江》一書第61頁,1986年8月第1版)。

后來袁世凱篡權(quán),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之時,在就職典禮上,蔡元培代表孫中山致祝詞,希望袁世凱“為我中華民國造成鞏固之共和政體”(見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譜長編》上卷第419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世人大多沒想到,袁氏當國沒多久,他就做起了皇帝夢,把共和拋在了腦后,恢復了帝制,毀掉了共和。更沒想到的是,這個袁大頭上得急也倒得快,現(xiàn)在看去簡直就是一個山寨版皇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